正文 第29章 領導能力篇(8)(3 / 3)

父親聽了並沒有責怪華盛頓,而原諒了他。因為華盛頓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沒有說謊或找借口,這讓父親很欣慰。華盛頓牢記父親的教導,一生都把勇於承擔責任作為人生的基本信條。

承認錯誤、擔負責任是每個人都應盡的義務,也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德。家長應該教會孩子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隻有敢於承擔責任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

森林裏有一群淘氣的小猴子,它們趁猴王和猴叔不在的時候,把鄰居的一棵山果樹扯得稀爛,把山果全吃到肚子裏。猴叔回來後,問它們誰吃了山果,結果誰也不敢承認;猴王回來後也問大家誰吃了山果,猴子們一個個地推脫不知道。這時隻見猴叔站出來,承認是自己允許大家吃的,願意接受處罰。猴叔挺身而出承擔責任的舉動感化了小猴子們,它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紛紛向猴王認錯。

勇於承擔責任非但不會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還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孩子從小應養成勇於承擔責任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贏得先機。

三、承擔責任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勇於承擔責任還要學會認清責任。認清責任,是為了更好地承擔責任。要認清責任,就要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如何做、怎樣做才能做得更好。如今家長習慣於替孩子做他們自己能做的也能做好的事情,結果孩子們成了一個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有些做家長的處處放縱孩子,不讓孩子承擔他們應負的責任。但如果孩子從小不能明確責任的觀念,就很難明白自己身上應承擔的責任。

因此,家長應使孩子認識到每個人在工作過程中由於經驗、能力、環境等因素犯錯誤是常見的。如何對待已經出現的問題,能看出一個人是否能夠勇於承擔責任。主動承認錯誤的人至少是勇敢的,他有勇氣去麵對和改正錯誤。隻有勇於承認錯誤、主動承擔責任,才能把出現的損失降到最低點,才能緩解自身壓力,同時獲得別人的諒解和幫助。

比如有些孩子做作業拖拖拖拉拉,不按時交作業,不承認錯誤反而找借口。如果家長原諒了孩子的錯誤,那麼孩子很可能會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並能夠再次找到“更好的”借口。所以家長應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將尋求借口的路堵死,從小教育孩子勇於承擔責任,勇敢地麵對錯誤,這樣孩子才會吸取教訓,從失敗中學習成長。

有些孩子在做錯事或遇到外界刺激時的第一反應就是進行自我保護,當事情出現問題造成損失時,這些孩子難免會為自己的失誤找尋借口,敷衍塞責。

“這不是我的錯”、“我不是故意的”、“本來不會這樣的,都怪……”、“這不是我幹的”……這是一些孩子經常用到的借口。對自己的責任帶來的失誤全盤否認,或通過表白自己並無惡意而推卸掉部分責任,或是憑借擴大責任範圍推卸自身責任。

承擔責任首先需要認清自己的責任,要把責任看得重於泰山,以大無畏的精神承擔責任。履行責任,還需要有廣闊的胸懷。因為在很多時候,承擔責任就意味著要承擔風險,承擔責任還需要有從大局出發,為整體的利益勇於犧牲自我利益。

承擔責任就是要對自己的承諾負責,所謂一言九鼎,說到就要做到,不能將自己的話當兒戲看待。

墨西哥前總統福克斯小時候,他的父親打算把花園裏的小亭子拆掉,再另行建造一座大一點的亭子。小福克斯對拆亭子非常好奇,想親眼看看工人們是怎樣將亭子拆掉的,他要求父親拆亭子的時候一定要叫他。小福克斯剛巧要離家幾天,他再三央求父親等他回來後再拆亭子,老福克斯敷衍地說了一句:“好吧!等你回來再拆亭子。”

過了幾天,小福克斯回到家發現舊亭子早已被拆掉,他心裏很難過。他對父親說:“你說話不算數!”原來父親早已把自己幾天前說過的話忘得一幹二淨,父親向兒子認錯說:“爸爸錯了!我應該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