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父與子”(2 / 2)

闞進先誰的話也不聽,隻說錢剛好湊手,又與銀行簽了三十萬房貸,總價都接近一百萬了,要了一個120平米十八樓的西戶。那個高層住宅足有三十多層。一開始,闞進先與媳婦和兒子看樓市時,他自己決定或者要頂層或者必須八樓,兒子壯壯也和他爸爸一樣喜歡頂樓,但媳婦死活不同意。最後,三人一致意見,決定要八樓。但真去簽合同時,因為當初沒交押金,八樓售罄,剛好還有一個十八樓,三口人還都挺滿意。修理廠的幾個哥們,都說:“二哥那是演道,一開始就奔著‘要發’去的。不過,是用障眼法,糊弄老婆和孩子罷了。”

確實,城府的人多數都迷信,買個房子一般都是“要七不要八”或“要九不要十三”等等,不過就是貪圖一個心理安慰而已。不過,闞進先這次買房子,隻有他自己心裏有數,從樓盤名字到樓層,甚至就是必須在這一年辦這個事情,仿佛是命中注定的易理。

新樓的鑰匙拿到手也有大半年了,闞大爺前後至少也看過兩次了,而這中間,似乎隻有一次明確表示過“嫌太遠”,之後就什麼話都不說了。大哥闞大海從知道弟弟買房那一刻起,就沒有讚許過這事。盡管隨後那邊的房價接近翻番,大哥的態度也未曾轉變。最近一次,闞大海把電話打到修理廠裏,大哥勸他兄弟也別老閑著新房子,老爸不想過去,就還住在大廠這邊,由他來照顧。一開始聽到這話,闞進先還十分溫暖,以為大哥快奔六十了,人情味也日漸濃厚。但隨後大哥的一些話,讓闞進先又變得火冒三丈。闞大海說的那些話,是想讓兄弟放心,父親百年之後,這房子留給壯壯,他自己一分錢都不要。從表麵上看,大哥闞大海十分大度,放棄了父親財產的繼承權,但闞進先他大哥說話的方式,尤其那畫外音,旨在表明當初他自己要的九零房子,而沒有全力支持父親選擇同樣麵積,根本在他自己,當初確實沒有想到,那房子後來買得竟然是那麼便宜。

闞進先在母親去世前那幾年,就一再提醒他媽,千萬別再和大哥計較集資建房前後的事情了。而大哥這時候又老話重提,令闞進先忍了幾忍,最後撂下一句話,說是母親早就交代過,隻要父親健在,他一天都不能出去單過;隻要父親不離開大廠宿舍,就是壯壯娘倆去住新房子,他自己也會和父親住在一起,至於房產繼承權,那是兄妹三個人的事情。

闞壯壯剛上大一時,和闞進先一起買那地方新房子的一個朋友,因為遷居溫鍋,闞進先帶著媳婦去的。才就是半年時間沒過去,那兒的花草樹木,尤其是周邊商場,變化之大,單純要和大廠的生活環境比較起來,真的根本不能“同日而語”了。闞進先媳婦,溫鍋回家後,一開始想方設法哄著公公高興,目的就是希望都同意一起去住新房子,但闞大爺就和一下子全聾了一樣,根本不為之所動,甚至連點頭默許的意思都沒有。所以,這幾個月來,用闞進先說他媳婦的原話……就是“更年期提前綜合症”,沒工夫和她理論或講道理。

大概有一個月左右,闞進先有一個社會上結交的朋友,他過去都是通過關係一旦攬到活,便到馬路邊上找那些打零工的,臨時發給工作服,扮作專業裝修公司人員,並吹噓這個那個大樓,都是他們建的或裝修的等等。近一年多,大概這種辦法不靈了,他自己真的注冊了裝修公司,並租了寫字樓,還有專門的設計團隊和工裝隊伍。有一天一塊兒打牌中,才知道闞進先還閑著一套房子,當時就非要用他那個新房做個樣板間不可。事實上,他這朋友心裏清楚,那塊地方必將成為城市的新興住宅區,所以,也想借此機會打開那邊的市場,而且他倆原本就是生意夥伴,即便裝修不付錢,也是一樁“雙贏”的買賣而已。與那位朋友閑聊沒幾天,人家還真就拿來了一摞設計圖紙,闞進先看的眼花繚亂,回家就和媳婦順嘴一說。不曾想,媳婦自己直接和人家聯係上了,並通過網絡拉上了壯壯,娘倆隨後定下來圖樣,也不清楚他們怎麼定的費用,反正隊伍已經進去,闞進先光廠裏的事情就忙活不過來,裝修的事情也隻好聽之任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