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見水撒網(三)(2 / 2)

表哥是三姑和“二邪子”的唯一兒子,還是老幺。好像在老家高中沒有畢業,他一個人便跑到北京,直接找到了他大爺門上。表哥的這個親大爺,把表哥的戶籍,落在了“二邪子”那個路局在河北一家單位裏,而表哥本人就一直在北京他所在路局的另外一個部門裏工作。表哥自己說,他在北京拿到了大專學曆,而他找的北京市當地媳婦,就在東單百貨大樓裏和挺出名那個姓張的全國勞模,站一樣的櫃台。

三姑來的那個晚上,闞進先回家吃晚飯時,那娘倆還沒有走。說是那天下午,表哥一個朋友也沒有說清楚究竟找到了還是沒有找到一個胸外的著名專家,因為第二天就是周末,那時候隻有一天休息日。而且一般人都知道在星期天,醫院裏隻是上半天查房,專家門診一般都停診。所以,表哥本來要帶著母親回老家,或者去賓館住下,等到周一再想辦法會診。可能是母親闞大娘說起來,二小子闞進先有一個挺要好的同學,就在那家醫院裏,還是個護士長。表哥一聽,即刻打算晚上請一家人到飯店吃頓飯,主要想讓闞進先和他醫院的同學聯係下,能否盡快會診。

闞大娘堅決不同意她娘倆出去吃飯,說是在飯店裏老姊妹倆說話不方便,更有可能還和三姑扯起來老家的事情,一定會說要炒幾個拿手的菜,目的讓這個小時候同在一個莊上的妹子,嚐嚐還有沒有老滋味。其實,也不清楚闞大娘是故意的,還是真糊塗了,僅憑三姑那時候到本家門裏,卻是抵擋死神的經曆,她怎麼會有那口福,品嚐過上莊西河沿七裏堡“順記”的鍋子肴和糖果呢。

表哥娘倆來時的1990年春夏之交,一般家庭裏還沒有普及電話,闞進先還記得,是跑到宿舍大門傳達室,給當護士長的她家裏打的電話。她回答說,每個星期天專家教授也都上半天班,讓闞進先帶著病人,務必九點之前到病房大樓門前等候,她明早一上班,先和那位教授聯係好,到了時候她到樓下找他。

表哥可能在這個小城市裏,偶然見到了如此氣質和容貌的女孩,也說不上是一下子失態還是為了顯擺,瞥著那一口京腔,不多一兩個小時就把他的家底全吐露出來。那天最讓闞進先反感的,並不是表哥在女同學麵前的獻媚和得瑟,而是在人家那著名專家教授麵前,一再詢問能否確診,還提到北京至少兩家大醫院的某某專家如何如何。咱城府的老專家教授還真的有涵養,每等到這北京人提到一個首都大專家的名姓,咱這位老專家便會再次拿起來那張片子,端詳片刻,便回答道:“我可以確定”。如此這樣兩次後,連一旁的闞進先都想說:“你拿著片子,去北京不就是了!在這裏囉嗦啥呢?”但是,人家那老教授一直不厭其煩地聽表哥說這說那,最後才站起來,對著帶著病號來到教授辦公室的那個副護士長,十分親切地說道:“你家親戚吧,不知道老人身體情況如何?明天不用過來看了,回家好好調養吧。”然後,又轉過身來,對表哥說道:“小夥子,你在北京見過世麵,但醫學是開放型的,醫學的目的是提高生存質量。好好孝敬你母親吧,有條件帶她出去轉轉,代我祝你母親生活愉快!”

離開那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他們乘電梯下樓中,表哥臉色憂鬱著,也不再多言多語。女同學對闞進先說,這位教授在門診上,凡是他接手的病人,都必須要親手查一下,而且在醫院裏,就從來沒見過教授有不高興的時候。

表哥是由一位當地的朋友開著中巴車過來的,老人就一直坐在車裏等著,表哥便附身在車窗前,像是十分高興的,先給他母親介紹了一同走出來的那個漂亮護士,並說樓上著名專家講了,這片子很清楚,也沒什麼大事,回家養兩天就好了。表哥和他朋友商量著,先把他娘倆送到長途車站,然後再把闞進先送回大廠。但表哥的朋友堅決要送他們回老家,說是老人不能再在路上折騰了。因為,路的方向不一致,闞進先說自己坐公交車回去非常方便,就和女同學一起目送著中巴車緩緩地離開了醫院。

闞進先那時候和她才剛剛熟悉不久,很為自己表哥的不禮貌,而感覺尷尬和不好意思,但他自己還沒有張口,人家女同學卻主動說出:“沒關係!家屬的情緒好理解。你沒聽出來嗎?已經是晚期了,都轉移了,做手術已沒有意義了!老人真富態,一定心理準備都沒有!”

事後,闞進先才聽說,表哥還是把他母親帶回了北京,而且還在首都大醫院做了手術,但出院不久,三姑便去世了,她年齡也不過六十三四歲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