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歲歲年年(1 / 2)

“爸,你覺得這樣好嗎?馬栓哥他大姑娘還在城裏工作,萬一哪天碰見,也不好說啊!”闞大娘去世後的當天,闞大海就和他父親商量,關於是否要通知老家那邊的事情。

+#@|%本書=首發縱?橫中?文網!%?@%

“你大爺去世時,咱這邊也沒人過去,現在你媽去世了,有我在,他們不能說啥。就這樣吧,不用通知。”闞大爺平時不怎麼說話,但遇到關鍵時刻,態度一般都十分明確和果斷。

+#@|%本書=首發縱?橫中?文網!%?@%

闞大海總覺得這事不踏實,出去轉了一圈,又回來和他爸商量:“爸,這樣吧,馬栓大哥他名字叫什麼啊?我擺上個花圈,也算代表一家人。俺媽老家那邊就算了。爸,你看行吧。”

+#@|%本書=首發縱?橫中?文網!%?@%

闞宗山聽到大兒子的話,就坐在床沿上,低著頭看看這邊,又瞧瞧那邊,磨磨磨嘰嘰了好長一會兒,才對一直站著不走的大小子說:“行啊,讓他代表了吧。別的死活也都不清楚,就是叫啥,你媽也沒說過。那馬栓,大名闞再先。”

+#@|%本書=首發縱?橫中?文網!%?@%

“哦,哪個‘zai’啊?怎麼一直都叫他馬栓呢?”闞大海又問道。

+#@|%本書=首發縱?橫中?文網!%?@%

其實,闞大爺也不知道大侄子名字中的“zai”究竟對應哪個字。當年,闞宗山曾經問過他爹,為何全家老少都叫大哥的老大“馬栓”呢,他的大名究竟叫啥。闞大爺僅是聽他爹解釋過,當年闞宗山的大嫂子嫁到下莊闞家時,在整個莊上都是挺轟動的事情,送親的場麵也挺大,但大嫂進門後,最少有三年多一直沒生孩子。所以,那會兒經常請神漢巫婆到家裏算卦念經,等大嫂懷孕後,就有人說過,這孩子命薄,可能保不住。因此,闞宗山大哥的頭胎兒子一出生時,就按算命先生講的,大家都叫他“馬栓”,至於這個孩子的大名,還是後來統計戶口中取的。至於馬栓大名中間的那個“zai”字,經過闞大爺的解說,闞大海認為應該是再一、再二、不再三的“再”字。

+#@|%本書=首發縱?橫中?文網!%?@%

想當年,闞宗山的大哥去世時,還是闞大爺自己接的老家電話,聽那邊大哥家的孩子解釋,老人去世的十分突然,已經火化入殮,隻等三天後舉行儀式,再把裝骨灰的小棺材埋入家族的老陵。而城裏的親戚,隻要在最後一天,去參加出殯就可以了。闞宗山當時立即明確答複,讓他們給家族主事的說,這邊不過去人了,其它事情按地方風俗辦就是。闞大爺當時之所以回答的那麼幹脆,就因為那會兒大小子闞大海正陪新上任的副省長在國外考察,根本不可能回來。而對於二小子闞進先,那時候無論他是忙還是閑,像代表闞家門麵上的事情,闞大爺從來沒有考慮過二兒子可能替代的角色。

+#@|%本書=首發縱?橫中?文網!%?@%

退休許久後的一個周末,還是在一個大夏天裏,三個孩子帶著各自家裏的寶貝,也不清楚都到哪兒玩去了。屋裏麵剛剛肅靜下來,闞大娘又開始嘟囔,說是換下來的衣服,整天也不知道放在哪兒,隻會到處亂塞,這褥子底下怎麼還有雙沒洗的厚襪子呢。在客廳裏,扇著風扇,正翻看報紙的闞大爺,聽到闞大娘的絮叨聲,也不說話,立即放下報紙,到了自己屋裏,換上了一身出門衣服,拿起來角廚裏麵二小子的一個舊墨鏡,一聲不吭地出了家門,又到樓下儲藏室裏,戴上了一個早準備好的草帽子。

+#@|%本書=首發縱?橫中?文網!%?@%

闞大爺出了大廠宿舍大門,倒了三次公交車,就在老家上莊地界,那個叫“七裏堡”的車站,下了的汽車。

+#@|%本書=首發縱?橫中?文網!%?@%

闞宗山下來公交車之後,雖知道上莊老河道就是這山的東南麵,但若真是繞這山走過去,沒有十裏路,也不少於五六裏。而在這站牌四周,既沒有了五六十年代那種大食堂一樣賣飯的大房子,也見不到七八十年代那種賣小吃的各種自製三輪車,隻有寬寬的馬路,一邊都是樹木、水溝和莊稼地,而另一邊站牌西南側是一家門前掛著兩個紅燈籠的小飯店,其它的分別是幾家修車或洗車店麵,再有的是一些農戶住家。

+#@|%本書=首發縱?橫中?文網!%?@%

闞宗山本想來這裏,再到過去那些溝溝坎坎上轉轉看看,最好能夠再吃上一口風味特色或買上一點地方特產。但是,眼下這周邊環境變得,簡直和城裏東門樓子的河沿上的馬路,也沒有什麼差別了。於是,闞大爺向一個路過的中年婦女打聽,這附近那些賣煎餅、豆腐皮和鍋子肴的攤點和店鋪都去哪兒了。那個婦女指著東北方向,說是自從通了高速公路,這個地方就剩下一個站牌了,做買賣的都去了下高速路口和這條公路交叉的地方。當闞大爺再打聽那地方離這兒多遠之際,那婦女答複說至少也有三五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