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友伴(2)(2 / 2)

“為了給你創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你知道我們花了多少心血嗎?現在你怎麼能說不學就不學呢?”

“錢都花出去了,你說不學就不學啊!”

孩子產生厭學心理,父母應該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而不是一味地告訴孩子“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父母花費了多少心血”。即使孩子能夠理解父母的苦心,但是並不代表就能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而且父母更不要什麼事情都拿“錢”來壓孩子,一般情況下,孩子不會為了錢而學,也不會為了錢而不學,最重要的是找出孩子不願意學的原因,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你要是沒有興趣實在不想學,媽媽也不會勉強你。但是如果你要是因為累就放棄的話,媽媽會替你感到遺憾。媽媽認為拉小提琴能陶冶人的情操,是一種美好地享受。你想一想:萬事開頭難,剛開始你什麼都不會,學起來當然會累一些,但是隻要你堅持過了這段時間,也許你會發現拉小提琴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累呢?再說了,你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的話,將來怎麼能做好其他你喜歡做的事情呢?”

針對孩子的不同問題,冷靜地對孩子進行教育,重點教育孩子做事情重在堅持,告訴孩子如果不能克服困難,持之以恒,很多他企盼的美好的事物都會因為他的放棄而離他遠去。

“孩子,不要沮喪,拉得不好不是你的錯,媽媽知道你已經盡力了。你才學一個月,就能拉成這樣,媽媽已經很高興了。你看你們王老師,不也是學了很久經過反複練習才拉成現在那麼好嗎!隻要你多刻苦練習,媽媽相信你也一定能拉得好的!”

如果孩子是因為反複練習後仍拉不好而喪失信心不想拉的話,那麼,父母要理解孩子的不易,在對孩子的付出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多給孩子一些鼓勵的話語。孩子從父母的話語中得到了認可、支持和信任,就會重拾信心,繼續努力。

“孩子,你想一想,你要是想吃香蕉,是不是先把皮剝了才能吃到裏麵香甜的果實啊?不管是學習小提琴還是其他的東西都是一樣,你必須先付出努力和勞動,才會有所收獲,任何時候想要不勞而獲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通過孩子身邊的事情對孩子進行貼切的教育,孩子不但易於理解,而且記憶也較深刻。告訴孩子任何一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艱辛的努力和付出,沒有人能夠不勞而獲。

教育絕不僅僅是為了使孩子繼承知識、掌握知識,更多的是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孩子學會如何去學習、去運用知識甚至創造知識。興趣才是孩子學習的最好老師,它是孩子學習的強有力的動力源之一,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興趣可以促進學習。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心智活動,最可貴的是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隻有興趣能夠最有效地維持孩子學習知識以及其他技能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隻有在學習時感到快樂,才能真正學好,才能達到發憤忘食的境界,學習也才會取得效果。

興趣不僅有利於知識的掌握,而且也有利於知識的鞏固。我國許多學者經過調查發現孩子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科往往是其最感興趣的學科。

興趣還可以促進創造力的發展。而創造力,往往是人將來能不能成就一番事業的重要條件之一,興趣是在人的中小學時期形成的。興趣是創造力形成的重要推動力量,興趣既為創造選取對象,又為創造活動提供動力和毅力。

興趣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麼父母應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呢?

一、教育孩子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及學習對其一生的重要性和作用。孩子如果從小懂得知識的價值,他就會向往知識,就會在學習中培養起對學習的興趣。

二、鼓勵孩子將所學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這樣不僅能使孩子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能使孩子真切地體驗知識的價值,從而大大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三、鼓勵孩子多讀書,讀好書。中小學時期正是孩子精力旺盛的時期,父母應指導孩子多讀書,讀好書,這樣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四、與學校老師密切聯係並合作,多創造機會給孩子成功的體驗,適時給孩子以鼓勵和讚賞,同時也要給孩子必要的失敗的體驗。讓孩子在體驗學習樂趣的同時使之也懂得學海無邊的道理,加強孩子對知識的探索欲。

另外,在孩子漫長的學習過程中,有時孩子沒有那麼強的自製力,父母應適當地給予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