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學習(1)(2 / 3)

天上的星星會不會掉下來呀?

5歲的康康和哥哥一起進行星座觀測的時候,問道:“天上的星星會不會掉下來呢?如果掉下來,會爆炸嗎?”

這時候,媽媽顯然被康康突如其來的提問給問住了,站在那裏不知所措。

可是,哥哥卻很快地告訴康康:“星星是浮在宇宙中的,有時候是會掉下來的。”

這時,母親趕忙告訴他:“等你長大以後,你就好好地研究星星,到時候你再告訴媽媽。”

首先父母要知道這並不是孩子的杞人憂天,隻是他們的小腦瓜並不能理解“星星掛在天空上怎麼不自己掉下來”這一簡單的道理。在他們看來,星星不是星球,而是跟玩具一樣的小生命。

“等你長大以後,你就好好地研究星星,到時候你再告訴媽媽。”

就這樣地將孩子的問題敷衍過去並不太合適。這位媽媽還是有必要稍微思考一下再作回答,這樣會較恰當。向這個年齡的小孩說明萬有引力,可能他們並不了解。

“星星們都在天空上,大家的感情非常好,所以手牽著手,這樣就不會掉下來。它們在上麵看著你們,正微笑著看著你們,問道:‘康康、品品,你們好嗎?’你看,星星們是不是很漂亮呢?”

如果孩子還不知道流星的存在,也不需要加以說明。但是,如果孩子知道,就可以告訴他們,有時候它們會放開手,這時,星星就會掉下來了,可是,馬上又會被其他星星捉住,甚至在掉落的過程中會燃燒掉,不會掉到地麵來,如此說明就可以了。

為什麼會打雷呢?

下雨的一天,一聲雷響從天而降,正在客廳玩耍的亮亮問道:“媽媽,為什麼會打雷呢?”

這時,母親回答:“那是因為天上的雷公在敲鼓,在天上開派對,所以不要害怕。”

“但是,為什麼會發光呢?”亮亮接著問。

“一定是他們在照相,就好像在晚上照相時,閃光燈會閃。因此你根本不必怕。”

為什麼有閃電呢?

孩子對於突發的自然現象向父母發問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父母最好是有備而來,一方麵自己補充一些有關這方麵的知識,另一方麵可以在家中準備一些講述自然科學的圖畫書,以備不時之需。

“那是因為天上的雷公在敲鼓,在天上聚會,所以不要害怕。”

“一定是他們在照相,就好像在晚上照相時,閃光燈會閃。因此你根本不必怕。”

作為父母,安撫孩子、避免孩子因打雷、閃電而害怕的出發點是無可挑剔的,但這種回答未免有些誇張。為避免孩子將來在打雷下雨時身體受到傷害,父母應如實告訴孩子“有時候,雷公會帶著電,因為打雷的時候,會產生聲音和光,這是一種自然現象,不要害怕,但是要記得保護自己”。還要告訴孩子,打雷的時候,盡量不要外出。如果正好在戶外,也不要躲在高大的樹陰底下。這樣告訴孩子會更加恰當。

“大朵的雲中有兩種電,這兩種電碰在一起,就會產生聲音和光。”

這種回答方法比較科學,可以針對五六歲的孩子進行回答。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智力已經開始發展,但是要理解這種科學性的知識,似乎還不太容易。最好是陪孩子一起閱讀有關打雷的科學性書籍,會比較恰當。

為什麼天空會變成紅色的?

傍晚時分,3歲的男孩和母親一起購物以後,在歸途中問道:“為什麼天空會變成紅色呢?”

這一問題與“天上為什麼會打雷”問題比較類似,可以采取相應的方法回答。

“等你長大以後,讀了小學,課本和老師會告訴你這到底是為什麼,到那時,你就會知道了,所以你要趕快長大哦!”

這位家長的表述方式並沒有什麼問題,隻是這類問題最好在孩子的家庭成長過程中就予以解決,這樣,他們會在日後的學校生活中更自信,也更成熟。

“那是夕陽,太陽準備要睡覺了。太陽紅色的光芒,把天空的雲染成紅色,就好像在和大家道晚安一樣。等到早上的時候,溫暖的陽光會從窗戶照射進來,道早安。不過,早上的陽光是非常耀眼的。”

為什麼傍晚的天空會是紅色的呢?這是中小學老師都難以回答的問題。對於三四歲的幼兒而言,這位母親的回答方式不就很好嗎?

“明天早上,太陽再道早安時,你和媽媽一起早起,我們來一起看吧!”

無法說明時,和孩子一起觀察實際的情景,這樣就很足夠了。這時候,孩子可能會說:“哦?真的嗎?從太陽道早安以後,就會逐漸地開始變紅了。”有時候,當天空有雲時,天空很可能就不會變紅。但是,父母如能陪同孩子一起觀賞,孩子就會非常滿足。即使孩子無法得到答案,也會有繼續發問的意願。

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呢?

5歲的靚靚聽到母親說“好漂亮的天空”時,問道:“媽媽,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呢?”

“無論你到哪裏,天空都是藍色!”媽媽有點不耐煩地說。

這實在是難以回答的問題,想要回答好還真是令人頭痛。以上的答複,對孩子而言是不容易理解的。最好的方法是和孩子站在同一角度,以思考的方式來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