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快找人幫忙啊!”
即使我們成人也不得不承認我們身邊的人是各式各樣非常複雜的。而對於孤獨無助的孩子來說,誰又能知道他們會向什麼樣的人求助呢。如果,孩子求助的對象是值得信賴的警察、保安等,那我們還可以放心一些,但是如果是一些心懷不軌的人,那後果又是什麼樣子呢?
“趕快喊人來救你!”
“發生火災要趕快往外麵跑!”
對於家裏失火這樣的突發事件,讓孩子坐等別人的施救很可能會貽誤時機,而一味地告訴孩子往外跑,則可能會更加危險。父母最好是教孩子學會一些基本的自救常識,幫助孩子用正確的方法盡快脫離危險。
“遇到突發事件,先不要慌,你可以找一些值得信賴的人幫忙,例如:警察叔叔、保安叔叔等。”
告訴孩子應對突發事件的方法:不要緊張,就近向一些可靠的人(如警察或保安)求助。如果需要醫院幫助的,可以打醫院的急救電話,平時父母還應教孩子記住自己父母的姓名、工作單位、電話號碼、家庭住址以及周圍明顯的建築,以便緊急時刻所用。
“媽媽給你寫張字條放在你的口袋裏,如果有事情的話,可以打字條上爸爸媽媽的電話。”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永遠都是他值得信賴的人,遇到緊急情況,可以用公用電話或者家裏的電話給爸爸媽媽打電話。
“媽媽教給你的這些發生火災時的自救常識你都記住了嗎?”
看到電視上或者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時,父母要及時抓住這些機會對孩子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此外在生活中要教會孩子正確地使用各種家電等,避免孩子由於好奇以及操作不當引起事故。
我為什麼不能自己去上學?
菲菲今年5歲了,已經開始上小學了。雖然家裏離學校很近,但是每次都是媽媽送自己來學校,一向自認為自理能力很強的菲菲有一些不滿,非常羨慕那些不用爸媽接送的高年級的哥哥姐姐。
一天,媽媽又要準備送菲菲上學,菲菲卻磨磨蹭蹭就是不想走。
媽媽有些著急了,說:“菲菲,咱們該去上學了。送完你媽媽還要去上班呢。”
“媽媽,既然你還要上班,讓我自己去上學好嗎?我已經長大了,能夠自己去上學啦。”
媽媽終於明白原來菲菲是想自己去上學啊,但是麵對現在錯綜複雜的社會現狀,媽媽真是不知道該怎樣給菲菲解釋。
為什麼我不能自己去姥姥家?
為什麼我不能單獨出去一會兒呢?
孩子的本領和能力大都是經過後天學習而來的,當作為父母的我們看到自己的孩子麵對危險卻不知道如何應對時,是否會感到失職呢?
我們應培養孩子樹立強烈、有效並且科學的自我保護意識,使孩子自覺地遠離危險,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寶寶真是太厲害啦!都敢一個人去上學啦!”
生活以及自理、自立能力超前,是很多父母培養孩子的一個重要目標。但是,麵對各種不可預測的現實情況,建議除非孩子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以及足夠好的外部條件,父母盡量不要讓初中以前的孩子自己上下學。
“你現在太小了,不能自己去上學!”
“你還太小,不能一個人去姥姥家!”
有的父母處處以“你還小”為擋箭牌,限製孩子的各種行為。盡管父母可以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是父母永遠不可能為孩子做所有的事。教育孩子自我保護,正確規避風險,才是最根本的。
“媽媽不是告訴過你社會上有很多壞人嗎?自己去上學多危險啊!”
恐嚇教育永遠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作為父母應心平氣和地給孩子講解不讓孩子自己去上學的原因,過分強調孩子獨自去上學的危險性,隻會增加孩子對這類行為的恐懼,致使孩子缺乏行為能力以及應對這類事件的勇氣。
“雖然你現在已經長大了,但是你還分不出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壞人,等你能分出好人和壞人的時候,再自己去上學了,好嗎?”
告訴孩子禁止其一些行為的原因,並告訴孩子一些安全知識和常識,確保安全。
“寶寶,為了保證你的安全,你要記住媽媽教你的這些,知道嗎?”
對於安全這個問題以及相關的常識,父母要從小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例如:告訴孩子不要單獨待在僻靜的地方以及偏遠的公園,晚上盡量不要單獨出去,不要獨自通過昏暗的地下通道,不要隨便出入電子遊戲廳、歌舞廳、台球廳等場所,不要隨便吃陌生人給的食物以及飲料,不要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不要搭乘陌生人的便車等等,培養孩子防範以及自我保護意識。
對孩子的安全與自我保護教育,是家長、學校以及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使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保護意識,沉著應對突發事件,合理規避風險,從而盡量減少傷害。作為家長,理所當然地對孩子的安全以及自我保護教育負有更大的責任,更應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