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別讓細節和習慣毀了孩子的魅力人生(3)(3 / 3)

4.聯係老師和對方家長互相配合教育孩子。

從兩方麵著想、從一方麵入手,打開和解突破口效果不錯,如果能從兩方麵著想、從兩方麵入手進行和解則效果更佳。教育的最佳效果是在學校、家庭、社會互相配合教育的基礎上取得的。因此,如果條件允許,要和老師、對方家長互相聯係,向他們反映情況,和他們商量如何一起教育孩子和解,三方采取措施,密切配合,共同教育,效果會更加理想。

智慧感悟

其實,我們平時也會因為一些小事情一時衝動與朋友發生矛盾,但等我們冷靜下來之後,就會發現很後悔,其實那根本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隻要我們主動與對方和解,事情就過去了。所以,千萬不要不好意思開口。因為和朋友吵架就與朋友斷交的人,心胸太狹窄了,以後是成不了大事的。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化解朋友之間的矛盾呢?

1.坦然地麵對。

誤會總要消除,是非終要定論,隻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因此,發生誤會後,先不妨坦然置之,即進行所謂“冷處理”。反之,如果感到自己受了委屈而到處去辯白,則可能不但得不到同情,反而讓對方加深誤會。

2.心胸要寬闊。

如果是對方錯怪了自己,也不要懷有怨恨。我們可以做一些“修補工作”,主動說明原因並與對方和好;但是如果我們對誤會意氣用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那麼,彼此之間的關係將會進一步惡化。

3.尋根溯源。

如果兩個人之間隻是誤會,那麼就要頭腦冷靜地分析誤會產生的根源,找到症結之所在。如果責任在自己一方,那麼就主動說明,並且改正;如果不是自己的原因,那也不必著急,時間會證明一切的。

4.對症下藥。

消除誤會,可以采取多種方法。比如,可以找產生誤會的人平心靜氣地麵談;或者是找一個中間人,讓他替我們作解釋。若這些方法仍不能消除誤會,我們也可以請老師或讓家長出麵解釋。

您孩子敢於承認錯誤嗎

案例

文文從小就是一個倔強的孩子,但是做事認真嚴謹,很少犯什麼錯誤,因此,犯了錯誤的時候也從來都不會承認。小時候因為這個沒少挨揍。但是,每次爸爸媽媽打他的時候,他就倔強地站在那裏,任父母親打,有時,後背被打出條條的血痕,他也不開口承認錯誤。對於他來說,說出來“對不起”這三個字是那麼的艱難。

現在他已經長大了,工作過程中時常遇到一些小的問題。同事丁丁每次在碰到一件不對的事情時,總會順口說出:“對不起,我錯了。”

每次遇到這樣的情形,文文總會愣半天。他原本準備好的一肚子要指責丁丁的話,以及攻擊丁丁用來辯解的話都隻能咽了回去,並和顏悅色地原諒了他,誇他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雖然工作生活中總有分歧,但是,“對不起”卻成了最好的和事佬,彼此不會犯口角。

文文是個聰明的人,在領略了丁丁的高招之後,他就開始想,如果他也經常說“對不起”,那麼工作和生活中很多問題就會變得不那麼困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不再那麼緊張了。於是,文文對著鏡子練習:對不起,我錯了!對不起,我錯了!對不起,我錯了!對不起,我錯了!對不起,我錯了!對不起,我錯了!……

有一天,丁丁剛要張口指責文文一件事情時,文文脫口而出:“對不起,我錯了。”自然得如同說:嗯,這個菜很好吃。臉上還充滿笑意。文文現在總結說:“麵對錯誤,勇敢地說‘對不起’,能讓周圍的人、工作和生活因為有你而更和諧,那麼為什麼不去嚐試一下呢?”

案例分析

估計很多孩子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吧,小時候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因為害怕被媽媽責罵,偷偷地把杯子扔在樓下。現在想來是不是很慚愧呢?

其實,一個人犯錯誤是難免的,但是,如果我們為了所謂的麵子,或因為害怕受到懲罰而不敢麵對錯誤,那麼,這個錯誤就像一個烙印一樣,深深地烙在我們內心深處,成為一個永遠的傷疤。

因此,犯了錯誤,就不能讓錯誤留在心底,而應該讓它浮出水麵,我們應該拿出承認錯誤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