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風點點頭說:“佛教見性成佛,儒家則講見性成聖。我來的那個世界有位學者叫宋濂,他認為儒釋兩家形式雖殊,心性學說則一致。明心見性還可以縮減為兩個字,明心即是見性,見性即是明心。性即心也,是人與萬物宇宙共同的本體,或曰最高的終極存在,相當於佛家所謂真如、如來藏、本來麵目等。孔子講求仁、誌道、知命、知天,孟子講存心、盡心、不動心;《大學》講明明德和止於至善;程朱理學講存天理,王陽明講致良知……。仁、天、命、明德、至善、天理、良知,異名同質,所指都是道,即人之本性、天之本體,隻不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稱呼不一罷了。”
為了讓自己的這段話充實一些,莊風累得滿頭是汗。
老僧對於莊風這段話自然是十分滿意,總結說:“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當今修仙者隻慕長生,哪有幾個去思考這些問題?小知間間,小言詹詹,紙上空談,無關心性,難矣!總而言之,仙與凡,無非是明與悟罷了。一朝醒悟,迅速飛升,也是極有可能的。”
莊風倒是對老僧的話有些信服,傳說中不乏頓悟飛升的人物。這些人物的事跡流傳下來,定然不會空穴來風。可是要頓悟飛升,又不知道需要多大的機緣。自己的資質一般,走到今天這一步,運氣也可以說是不錯的,可修為也就堪堪達到地仙境界而已。想到這裏,莊風不由眉頭緊鎖。
說完這些話,老僧正色對莊風說:“貧僧對莊施主的想法還是比較滿意的,也願意助你回到那個世界。當然,貧僧也不是沒有目的,在你破開時空離開這裏的時候,貧僧也能窺測到一絲天機。不過,要想讓你順利地離開這裏,你的修為必須有很大的提升才是。以你現在的修為,不知道要修煉多久才能達到天仙境界,可是天仙境界也遠遠很難打到破開時空的要求。”
莊風問道:“大師,您可有方法?”莊風知道,老僧說了這麼一大堆,自然是有辦法,不然也不會白費唇舌,浪費時間了。
老僧笑道:“貧僧倒是有些迅速提升修為的法門。倒也不是不能教授與你。”
莊風眉梢微微一動:“哦?大師可有條件。”
老僧沉吟了一下才說:“老僧不是那個世界之人,但是對於那個世界之事物十分傾慕。若是莊施主破開時空之時,貧僧願意與施主同去。”
莊風恍然,原來老僧想讓自己充當他前往前生世界的坐標。以這老僧的修為,到了那個世界,他應該能夠稱王稱霸才是。而且,他大概還有些別的目的,不為人知罷了。
思考間,老僧已經點開牆壁上的一處機關,深入到了地下,並且示意莊風跟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