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對孩子的個性形成也非常重要。興趣的性質影響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態度,學習方向和今後的職業選擇。
孩子的興趣發展一般分為三個水平。
1.有趣。如孩子對色彩鮮豔的物體、有韻律的音樂、奇異的玩具產生的興趣。當他們知覺這些物體時,馬上會覺得有趣,喜歡拿起來擺弄,愛不釋手。這是一種低水平的興趣,源於對新異事物的好奇心。
2.樂趣。孩子這時的興趣已不僅停留在對事物覺得有趣、好玩上,而是想深入探討事物發生、發展的起因、結果,想要琢磨出為什麼。這時的孩子疑問最多,喜歡刨根問底。這種樂趣具有穩定性、豐富性和間接性的特點。
3.誌趣。它表現在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探討上。這時候的孩子已在廣泛興趣的背景上,形成以自己個性特征為中心的興趣。這種興趣有更加穩定和深刻的特點。
孩子天生具有強烈好奇心,這使孩子對任何事物都可能發生濃厚興趣,甚至達到狂熱,但是卻不容易保持穩定、持久,容易見異思遷。因此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興趣,並達到穩定持久。
父母應該在不同興趣階段進行適時的指導,使孩子的興趣由低級向高級階段發展。
有趣階段是孩子興趣的萌芽階段,是探索事物的開始,柏拉圖稱之為“知識之門”。這個時候父母要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獲取知識。這時的興趣還局限於直觀籠統的狀態,但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提問嫌麻煩、潑冷水,甚至粗暴嗬斥,孩子的興趣就會被扼殺或自行消失。父母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和寬容之心,來扶持孩子稚嫩的興趣萌芽。
在樂趣階段,父母應引導孩子:對事物的認識不要停留在個別事物的表麵,而應去探索事物的前因後果和發展規律。孔子雲,“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明樂趣比有趣有更大的動力。有了樂趣,孩子就會千方百計地克服遇到的困難。
要把孩子的興趣引導到誌趣的水平,父母應尊重孩子的興趣,不要把孩子的興趣強行納入自己主觀臆想的軌道中,“牛不喝水強按頭”是行不通的。其次,要了解孩子興趣的特色,分析孩子興趣的積極因素,並向積極的方向循循誘導。
另一方麵,對那些有礙孩子完成現階段學校功課的愛好和興趣,父母要注意予以減弱和消除。如打遊戲機,不僅浪費大量時間,還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不利。父母還要告誡孩子,恰當處理興趣和學習間的關係,不要因為興趣而荒廢功課。
心理知識:
在美國,有一位讀偵探小說入迷的婦女,向法院提起訴訟,要與自己共同生活多年的丈夫離婚。原因是她的丈夫對她過於“殘忍”——這“殘忍”的事實就是,她的丈夫搶先看了她的偵探小說,並把“真凶”的名字寫在書的首頁上。
這事看起來荒唐可笑,卻體現了興趣對人的心理的巨大影響。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個體力求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是人對事物的真正關心,而不是表麵的關心。它是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和從事某種活動的一種精神力量和動力。
人們的興趣傾向與情緒狀態有直接的聯係。興趣使人產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強烈的好奇心,這種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滿足,會成為精神上的快樂。
興趣的發展一般有三個階段:有趣——樂趣——誌趣。有趣是初級的興趣,是引人入門的第一步;樂趣是中級的興趣,是一種持之以恒的活動過程;誌趣則是高級的興趣,是聯係著事業的誌向、目標。
16.夠得著的目標才有吸引力——籃球架效應
如果孩子不容易實現一個目標,父母可以把這個目標分解為若幹個更小的目標。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實現。
家教啟示:
有一個初中生,平時考試成績在班上總是名落榜尾。有一次他考試成績有進步,名次躍居班裏中等以下,父母知道後興奮不已,對兒子說:“這次進步很大,中考時一定要考個全班第一!”
兒子聽了父母激勵的話語,不但沒有半點喜悅,還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整天唉聲歎氣。因為他認為,自己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就是不吃不睡,使出全身解數,也考不了全班第一名。
這件事說明一個問題:父母為激勵子女所設的目標,既不能太低,也不能過高。就像籃球架的科學設計那樣,如果太容易達到,就不容易形成動力;如果太難達到,就會讓人望而卻步。隻有合適的目標才對孩子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