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與孩子的情感交流(5)(1 / 2)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幽默效應往往具有獨特的作用。父母幽默的言行,是機智教育才能的一種表現;是父母在教育過程中,進入尷尬境遇時自我解嘲的一種手法;是溝通親子關係、消除障礙的一種“潤滑劑”;更是提高教育實效的“催化劑”。

76.過度的愛使孩子不懂感恩——交往適度定律

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愛,可能使孩子對這種愛麻木不仁,而成為不懂感恩、忘恩負義的人。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愛要適度;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家教啟示:

不少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卻常因為孩子的無情而感到傷心。

一位母親說,自己過生日那天,朋友往家裏打電話,恰巧她不在家。兒子接了電話,朋友告訴兒子:“今天是你媽媽的生日。”兒子聽了冷冷地說:“我媽生日關我屁事!”聽說這事後,媽媽的心都傷透了。媽媽想:“每次兒子過生日,都給他買這買那,難道他都忘了?”

還有一個下崗女工,知道孩子喜歡吃蝦,咬咬牙從菜市場買來了蝦,做好後端上桌。看著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卻舍不得動一下筷子。當孩子快吃完飯,媽媽想嚐一口剩下的蝦時,兒子卻說:

“別動!那是我的!”媽媽聽了心如刀割。

那麼,孩子為何會成為如此“忘恩負義”、“冷酷無情”的人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父母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就會發現孩子“沒心沒肺”可能正是由他們自己教育出來的。天下的父母雖然都愛孩子,但未必會愛孩子。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愛過了度,變成了“溺愛”,使孩子隻會享受,不會奉獻,隻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不懂得感恩,無情無義。

而且許多父母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愛,他們把對孩子的愛藏在心底,隻知道為孩子默默奉獻,卻把辛苦和委屈擱在心底,不讓孩子知道。這樣會使孩子變得淡漠、麻木,對什麼都無動於衷。成年人這種長期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付出,最容易培養出“懶孩子”、“自私的孩子”、“無情的孩子”。因為孩子心裏逐漸形成了“心理定勢”:父母就應該對我好。

也有些父母隻關心孩子的學習,使孩子形成這樣的觀念:隻要好好讀書,就可以為家庭增光添彩,似乎隻要好好學習,父母的付出就是天經地義的。

在一項調查中,調查人員問中學生:“你常對父母說感激的話嗎?”結果發現約四成中學生從不跟父母說感激的話。“因為他們是我的父母,我是他們的心肝寶貝,他們自然應該對我好。”“別人的爸媽也對自己的孩子很好啊,我沒覺得我的爸爸媽媽有什麼特別的。”“我對爸爸媽媽也很好啊,我考好成績,爸爸媽媽就對我好。”

眾所周知,一個不懂感恩的人,其人格是不健全的。這樣的人,也不可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應有的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感。

因此有人說,不孝敬父母的人不值得結交,不無道理。,而要想讓孩子學會感恩,父母就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他做了些什麼。父母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愛,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辛苦和奉獻。

而且,父母可以偶爾跟孩子索要一點兒愛,跟孩子講講條件。父母還可以通過家庭故事、家庭照片、家庭日記、觀察、換位體驗等形式,讓孩子了解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或者讓孩子看音樂劇《月光搖籃曲》、電影《世上隻有媽媽好》等,讓孩子在打動心弦的故事中,感受父母的愛。

心理知識:

由互惠原理我們知道,我們給別人某種好處,別人往往會以同樣的程度回報我們。但是另一方麵,互惠原理也不是絕對的。如果你對別人適度地好,可能會得到別人相應的回報;但如果你對別人過度地好,卻可能無法得到別人相應的回報了。這就是“交往適度定律”。

那麼,在人際交往中“過度投資”為什麼得到不到相應的回報呢?

心理學家霍曼斯曾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種社會交換。由於互惠原理,如果得到的大於付出的,就會讓人心理失去平衡,使人感到難以回報,而在內心感到愧疚。這種心理負擔會使受惠的一方選擇與對方疏遠。

第二個不良後果是,對對方過度地好,會令對方對這種恩情感到麻木;而一旦達不到原來的標準,反而會引起對方不滿。就像俗話說的“一鬥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

77.提防孩子產生自毀傾向——自殺的心理規律

自殺比我們想象的更容易發生。父母平時就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生死觀教育,培養孩子堅強的個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並且學會處理孩子的心理危機。

家教啟示:

現在的社會,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是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卻沒有相應提高。一個可怕的事實是:教育專家發現,自殺已成為未成年人的第一死因,尤其是近幾年,青少年自殺有明顯的低齡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