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路路三歲半了,最近一個月,每天晚上都要到十二點才睡,而且不哭不鬧,隻是玩,每天早上八九點鍾起床,中午睡2~3個小時,一般睡到下午四點多鍾起來。路路媽媽試過很多方法來讓她睡覺。例如,給他講睡前故事、唱催眠曲等等,都不能讓孩子入睡。路路媽媽說:“路路,我們不能老這樣玩,要早點睡覺啊!”路路瞪大眼睛問:“媽媽,為什麼不能一直玩到天亮呢?”
“常見的回答”
“玩到天亮我們都會很累的,我們睡覺吧!”
“專家分析”
孩子的睡眠習慣隻能慢慢調整,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並且要有規律,例如,到晚上九點,所有人都要上床睡覺,關電視,關燈,保持室內安靜,以關燈為條件,給孩子講平時他最喜歡的故事,一般孩子會接受,在安靜平和的環境下,孩子會慢慢入睡,逐漸會養成穩定的睡眠習慣。
常見的回答並不能起到督促孩子睡覺的作用。
“消極的回答”
“你要是還不睡覺,我就把你扔出去!”
“再不睡覺我就給警察打電話,讓他來抓不聽話的小孩!”
“合理的回答”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新遊戲吧!我們把燈都關掉,然後躺在床上。要很安靜哦,不能說話也不許亂動,看誰堅持得久。誰贏了,明天誰就可以玩‘得兒,駕’的遊戲!”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寶寶,如果玩一個晚上,我們白天就沒有力氣玩了,你說是不是呢?我們現在來玩一個養精神的遊戲吧!我們一起躺在床上,閉上眼睛,不說話,也不動,看誰堅持的時間長,好不好?”
故事誘導型-“寶貝兒,要真是玩一個晚上,我們明天就起不來啦!這樣吧,媽媽今晚給你講很多故事,你要認真地聽哦!我們先講《小魚的旅行》,小魚不想睡覺……”
穩定情緒型-“寶貝兒,你還很想玩是不是?好吧,媽媽帶你玩寶寶睡覺的遊戲!假裝你是小寶寶,媽媽就抱著你,搖啊搖,搖啊搖,小寶寶,要睡覺……”
“溫馨提示”
用巧妙的辦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會讓孩子受益不淺。看似生硬的規矩,也可以用好玩的方式來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