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天天媽每天下午到幼兒園接天天,天天走到一半就會說不回家,然後就拉著媽媽往外走。以前天天媽媽隻要在樓下的小店給他買點東西他就願意回家,現在這一招已經行不通了。天天會要求坐車到外麵去。一般天天媽媽就帶他坐車到商場買東西,可每天都去,哪有那麼多東西要買?天天媽媽很是頭疼,就跟天天說:“天天,放學了我們就要回家”。天天歪著腦袋問:“媽媽,為什麼放學就要回家呢?”
“常見的回答”
“放學了,就要乖乖地回家,等著媽媽做飯吃啊!”
“專家分析”
孩子在幼兒園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將近10個小時,沒能夠好好放鬆,孩子放學後可以多帶他出去運動。這樣孩子心情輕鬆,能夠多運動,也不會發脾氣,身體也會很好,真是一舉多得。
常見的回答容易壓抑孩子好玩的天性,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心情不能放輕鬆,很容易帶來抑鬱情緒。
“消極的回答”
“放學了,別人都回家了,你還想在外麵瞎逛呀!”
“再不回家我就走了,不要你了!”
“合理的回答”
“上了一天的學,我們也要補充點能量啦!回家喝點水,休息休息,等媽媽做好飯,吃完了我們再出門放心地玩吧!”
“舉一反三”
參與討論型-“寶貝兒,現在你是不是想要吃點東西呢?我們回家喝點水,吃些點心,然後再出來玩好不好?那樣是不是玩的時間更長一些呢?”
美食引誘型-“寶貝兒,今天爸爸在家,已經做了你喜歡吃的糖醋裏脊啦!我們回家吃過飯,然後再一起出來玩怎麼樣?”
興趣引導型-“寶貝兒,你還很想玩是嗎?我們吃過飯再去玩。媽媽今天想給你做你最喜歡吃的鯽魚湯!但是媽媽需要你的幫助,你能幫媽媽洗白蘿卜嗎?那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啦!”
“溫馨提示”
孩子上了一天的幼兒園,需要放鬆身心。家長可以跟孩子協商,找到合適的辦法,解決吃晚飯與孩子玩耍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