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人為什麼要吃飯(1 / 1)

“情景再現”

媽媽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的好飯菜,招呼爸爸和添添過來吃。添添正在玩遊戲玩得可開心了。一聽到要吃飯,半天才磨磨蹭蹭地走到餐桌邊來,還問媽媽:“為什麼人要吃飯呢?”

“常見的回答”

“不吃飯?餓死你!”

“專家分析”

孩子不想過來吃飯,提出這個問題,是孩子的興致還在遊戲那裏。很明顯,家長沒能夠及時地給孩子提醒,告訴他:“5分鍾後要吃飯了。”

不管孩子在幹什麼,家長都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分鍾後,我們就要吃飯了。”給孩子提醒,可以讓孩子提前有個思想準備,也好做飯前準備,比如上廁所、洗手等。

“消極的回答”

“你不吃就別過來。”

“再不好好吃就告訴你老師。”

“合理的回答”

“吃飯是為了讓自己有力氣玩,你吃過飯不是還要玩那個遊戲嗎!”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你不吃飽飯怎麼有力氣玩遊戲呢?來,邊吃飯邊告訴我們,你在玩什麼遊戲?”

美食誘惑型-“不吃飯肚子餓。寶貝兒,今天做了你喜歡吃的鯽魚蘿卜湯,要吃趁早哦!”

引導協作型-“人不吃飯,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力氣!寶貝兒,吃過飯讓爸爸加入你的遊戲怎麼樣?”

“溫馨提示”

孩子玩到興頭上,被打斷是很讓孩子不高興的事情。飯前要培養好的餐桌環境,家長要努力讓餐桌氣氛變得輕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