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為什麼吃飯時不能大笑(1 / 1)

“情景再現”

到了吃飯的時間啦!敏敏一家都端坐餐桌旁,一邊吃飯一邊說些有趣的事情。碰到有趣的情節,大家都笑了起來。可是剛笑到一半,奶奶就被嗆到了,不停地咳嗽、捶胸,連眼淚也流出來了。大家都嚇壞了。過了好一陣,奶奶才好了。這時候,爸爸說:“以後吃飯不要大笑了。”敏敏好奇地問:“為什麼吃飯的時候不能大笑呢?”

“常見的回答”

“吃飯時大笑容易嗆到啊!”

“專家分析”

人們吞咽食物時,喉上升,會厭軟骨向後傾斜,將喉門蓋住,食物順利進入食管。下咽動作完成以後,會厭軟骨又恢複直立狀態,進行呼吸。吃飯時大笑會使會厭軟骨無所適從,導致食物“嗆”入食管的事故發生,嚴重時可導致吸入性肺炎。

吃東西的時候,盡量少說話,不要笑,否則很容易將異物吸入氣管。尤其是兒童,他們的氣管還沒有發育完全,一旦異物進入,往外取時會非常麻煩。所以在孩子在吃飯的時候,不要逗笑。

“消極的回答”

“你沒看到嗎?剛才奶奶都被嗆到了。”

“閉嘴,好好吃飯!”

“合理的回答”

“吃飯時大聲說笑是很容易嗆到的。我們大家以後都要小心,被嗆到是很難受的。”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吃飯說笑容易嗆到,嗆到是很難受的。剛才你也看到了,奶奶很難受對不對?你還知道怎樣會被嗆到嗎?要是吃飯吃得太快會怎麼樣呢?”

吸取教訓型-“吃飯說笑容易被嗆到。我們以後可以講一些不逗笑的事情。”

樹立榜樣型-“寶貝兒,吃飯說笑很危險,嗆到就很難受!所以吃飯時不要大笑,也盡可能地細嚼慢咽,就像我這樣,吃飯也要注意安全啊!”

“溫馨提示”

有輕鬆的餐桌環境,才能讓進餐愉快地進行。可是不能輕鬆過頭,逗人大笑,以免產生嚴重的後果。同時,也要學習一些急救措施,以備不時之需,家長對此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