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為什麼你們用筷子我用勺子(1 / 1)

“情景再現”

星期六中午,安安和爸爸、媽媽一起共進午餐,安安突然問道:“媽媽,為什麼你們用筷子吃飯,我用勺子吃飯呢?”

“常見的回答”

“因為你現在還小,還不能使用筷子,隻能用勺子吃飯。”

“專家分析”

如果你的孩子問這個問題,你應該感到高興。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孩子發現了小孩與成人之間的不同之處,並對之感到好奇。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這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成人與孩子之間的更多的不同之處,同時,還可以引導孩子學習使用筷子。

父母往往用“因為你還很小,所以你不能××”來回答這類問題。父母的回答過於籠統,往往無法滿足孩子旺盛的好奇心。“小”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他們很難理解其真正的含義。而且,這樣的回答會給孩子一個心理暗示,那就是他沒有能力使用筷子,有可能會挫傷孩子學習使用筷子的興趣。事實上,孩子3~4歲的時候,是學習使用筷子的大好時機,這個時候,應該肯定孩子的能力,並鼓勵他學習使用筷子。

“消極的回答”

“好好吃飯,問那麼多幹嗎!”

“因為小孩隻能用勺子!”

“合理的回答”

“因為爸爸媽媽是家長,能用筷子吃飯,你是小朋友,要先用勺子吃飯。等你長大一點,學會用筷子吃飯了,就能像我們一樣了。”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寶貝兒,你真細心,居然能發現爸爸媽媽和你使用的餐具不一樣。你拿媽媽的筷子試一試,有什麼感覺?能夾起菜嗎?為什麼夾不起來?因為小朋友的手的力量小,而且不夠靈活,所以用筷子吃飯會有困難。

循循善誘型-“寶貝兒,等過一段時間,你再長大一點,媽媽就教你用筷子,那時,你就能和我們一起用筷子吃飯了。”

柔情讚賞型-“寶貝兒,你真聰明,你居然發現了你和爸爸媽媽使用了不同的餐具。”

“溫馨提示”

當孩子提一些他能力所不及的事情時,家長要婉轉地告訴孩子原因,而不是直接否定孩子的能力。回答之餘,及時抓住教育的契機,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