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我不想吃肉,行嗎(1 / 1)

“情景再現”

4歲的治治愛吃蔬菜和水果,愛吃的蔬菜、水果品種必較多,黃瓜、豆芽、小白菜、大白菜、豆角、蘋果、香蕉、橙子等等,都是他的最愛。但是卻很少吃肉食。治治媽總覺得他現在還小,長大了自然會好,因此也沒有太多的擔心。治治牛奶每天也照喝不誤,米飯、麵條、粥、熱幹麵都吃,每餐的量也不少。可是治治最近得了秋季腹瀉後一直偏瘦,一次體檢,醫生說:“你家孩子貧血,抵抗力低,容易感冒生病,在飲食上一定要注意,多吃紅色的肉和含鐵量豐富的蔬菜”。回家後,治治媽媽馬上付諸行動,蔬菜立馬上了,治治也極度配合,很愛吃,可是對於肉,治治總是不吃。每當媽媽給他準備肉菜的時候,治治就會問:“媽媽,我不想吃肉,行嗎?”

“常見的回答”

“不吃肉可不行啊!”

“專家分析”

肉類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孩子長期不吃肉會影響發育,應當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吃肉,多鼓勵孩子。

孩子不吃肉可能與家長的烹飪方法有關,一般肉類烹飪時如果沒有加薑、蒜、紹酒等佐料,肉上特有的肉腥味會無法除去,影響寶寶的食欲。另外,家長還可以試試把肉和寶寶喜歡吃的粗纖維蔬菜一起剁碎烹飪,也許他就會喜歡吃了。

“消極的回答”

“你真傻,吃菜不吃肉!”

“你再不吃肉我就不要你啦!”

“合理的回答”

“寶貝兒,肉可是必須吃的哦!不過你可以每次少吃一點。”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寶貝兒,你看醫生都要你吃肉,不吃肉容易生病,你不喜歡生病吧?那麼要不要吃肉呢?我們先試著吃一小口……”

快樂遊戲型-“寶貝兒,肉可不能不吃。咱們來玩你最喜歡玩的垃圾車遊戲吧。你的嘴巴是垃圾車,肉是垃圾,我來送垃圾了,垃圾車張開大嘴……”

溫情傳遞型-“寶貝兒,肉是必須吃的!張開嘴巴,這是一口大鯊魚飯,快吃掉大鯊魚,別讓它去吃你喜歡的海星……”

“溫馨提示”

孩子不吃肉,也不要過於著急,畢竟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家長可以從少到多給孩子吃,也要多給孩子鼓勵,讓他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