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今天妞妞家來了客人,媽媽的同事帶著她的兒子虎虎來看妞妞。妞妞一直很熱情地招呼虎虎,還跟他一起玩跑步比賽。可是當虎虎想要玩妞妞的新玩具-一輛遙控卡車時,妞妞就不樂意了。隻見妞妞死死地抱住卡車,動都不讓虎虎動。虎虎也喜歡這輛嶄新的卡車,就動手去搶。妞妞媽媽告訴妞妞要將玩具借給虎虎玩時,妞妞滿腹委屈地問:“媽媽,我的玩具為什麼要給他玩?”
“常見的回答”
“你是主人,虎虎是客人,主人的玩具當然要給客人玩啦!”
“專家分析”
孩子搶玩具,這是令家長很煩惱的一個問題。現在的獨生子女,由於家長的寵愛,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著一切,不會也不願意與他人分享。所以家長平時要注意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讓孩子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
在家庭中,家長要與孩子成為平等的關係,學習感受輪流、交換、等待等,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並及時告訴孩子,這樣做會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感覺。
“消極的回答”
“閉嘴,把玩具給虎虎!”
“你必須把玩具給虎虎玩,不給的話,你的玩具我都送給虎虎。”
“合理的回答”
“如果你去虎虎家做客,虎虎的玩具不給你玩,你會傷心嗎?現在虎虎想玩你的玩具,你不給他玩,以後你去虎虎家,虎虎的玩具也不給你玩,你該怎麼辦呢?我們把玩具借給虎虎玩,你可以玩其他的玩具,或者跟虎虎一起玩,可以嗎?”
“舉一反三”
換位思考型-“寶貝兒,你還記得上次去廣場,你喜歡一個小朋友的扭扭車嗎?可是那個小朋友不借給你玩,你還哭鼻子了是不是?現在你的玩具不借給虎虎玩,虎虎也很傷心。你要不要虎虎傷心呢?要不你們倆一起來玩卡車遊戲,誰來給卡車裝貨,誰來開卡車呢?”
快樂承諾型-“如果你去虎虎家,他的玩具不給你玩,你會很傷心吧?虎虎現在的心情跟你一樣。怎麼辦呢?你們一起玩卡車怎麼樣?等你去虎虎家,虎虎的玩具你也可以玩哦!”
遊戲分享型-“寶貝兒,你看虎虎都傷心了!他很想玩你的卡車呢!你們一起玩卡車,幫媽媽把玩具從這個房間運到另外一個房間怎麼樣?”
“溫馨提示”
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別的小朋友家做客,讓孩子親身體驗小朋友給自己玩玩具的快樂,或者是不給自己玩兒的傷心。並注意及時與孩子交流,引導孩子思考以後如何去做。
不管怎麼樣,家長都不可強硬地把孩子的玩具拿過來給別人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