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遙遙是個情感細膩敏感的小女孩,她已經5歲了。遙遙的身邊不斷有小朋友轉園、搬家、升學。她心理好像承受不了這樣的事實。每當有朋友要分離,她回來就有些情緒低落。說:“媽媽,琰琰走了,我再也看不到她了,我想和她玩。”遙遙媽媽沒在意,隨便安慰了她兩句。遙遙就問:“媽媽,好朋友分開就不會再見麵了嗎?”
“常見的回答”
“有的朋友還能再見,有的朋友就不會再見了!”
“專家分析”
5歲的孩子沒有經曆多少離別,還不知道朋友分開還會再見麵,心理裝滿了離別的憂傷。家長要理解孩子的這種純真的感情,並且告訴孩子,好朋友同樣也會想她。即使不能見麵,也可以用打電話、寫信等方式溝通。說不定沒多久又可以見麵呢!還需要告訴孩子,友誼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財富,要好好珍惜友誼,不忘老朋友,同時也要結交更多的新朋友。
常見的回答容易給孩子暗示,好朋友不會再見麵了,從而增強孩子的感傷心態。
“消極的回答”
“見不見麵的,有什麼關係,你真是多愁善感啊!”
“不見麵更好,省得你隻記著玩,不想學習的事。”
“合理的回答”
“琰琰走了,你很難過是不是?你很想她,她也很想你呢!你可以給她打電話,或者用畫畫的方式給她寫信哦!”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好朋友走了,你很難過吧?琰琰也會很難過,她也會很想你呢!與其這樣難過地想念,為什麼不想象以後快樂的重逢呢?何況,琰琰走了,你還有其他方式跟她聯係是不是?都有哪些方式呢?你是不是可以給她打電話呢?是不是可以給她寫信呢?寫信媽媽可以幫助你呀!”
展示共情型-“寶貝兒,琰琰走了,你很難受吧?要是我的好朋友走了,我也會很難過的,說不定還會大哭呢!你很想念琰琰,琰琰也會想你的。我們要不要給她打個電話呢?”
設法聯絡型-“好朋友走了,心裏會很難過的!寶貝兒,你現在很想琰琰吧?琰琰也在想你呢?咱們上網看她在線不,在線就可以跟她聊天,不在線也沒關係,我們給她留言好不好?”
“溫馨提示”
友誼是孩子心中最純真的感情,不要嘲笑,也不要挖苦孩子,讓孩子在你麵前可以自由地釋放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