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章 我怕黑暗怎麼辦(1 / 1)

“情景再現”

3歲的晶晶膽子特別小,隻要天一黑,就纏著媽媽不鬆手,一步不離地跟在媽媽身後,有時候都使得媽媽沒辦法做事情。有時候,晶晶媽媽就開始對孩子發脾氣、打幾巴掌,可是晶晶大哭之後,還是纏著媽媽不放,還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怕黑暗怎麼辦?”

“常見的回答”

“黑暗有什麼好怕的,真是磨人呀!”

“專家分析”

幼兒對黑暗的恐懼大部分是源於他們的想象。這時的寶寶們想象力豐富,分不清現實與想象的界限,想象黑暗中有鬼、有大灰狼等讓其害怕的東西。在黑暗中,孩子容易把恐懼擴大化,這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爸爸媽媽應該耐心地從正麵引導,並在寶寶有了一點進步的時候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逐步消除他們對黑暗的恐懼。

怕黑暗是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輕度怕黑暗是正常的,但如過分怕黑暗,甚至懼怕黑夜,將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消極的回答”

“黑暗又沒有鬼,你怕什麼,真是搞不懂你!”

“你真是個大麻煩,再這樣煩人你就給我出去!”

“合理的回答”

“寶貝兒,別害怕!媽媽帶你去打開燈看看,你看看房間裏隻有家具啊,什麼東西也沒有,沒有什麼可怕的。媽媽陪你玩會兒。”

“舉一反三”

溝通引導型-“寶貝兒,你怕黑暗是因為什麼呢?能跟媽媽說說嗎?”

快樂承諾型-“寶貝兒,你看,房間裏沒有什麼不一樣的東西。媽媽陪你玩一個你喜歡的遊戲,然後你跟媽媽一起去做飯好不好?”

溫情傳遞型-抱著孩子說:“寶貝兒,別害怕!有媽媽在呢!房間裏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來,媽媽帶你去看看。”

“溫馨提示”

家長不要用一些不相幹的事物嚇唬孩子;要有選擇地引導孩子觀看影視作品;在孩子麵前家長應扮演勇敢的角色。

不少寶寶都特別喜歡聽故事,家長可以充分利用這個特點,在黑屋子裏講一些美好快樂的、具有引導意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