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潤潤已經上幼兒園中班了,周末的時候,他會和爸爸媽媽去郊區玩耍。今天,爸爸媽媽開車帶潤潤去郊區,因為怕堵車耽誤時間,所以上了高速公路。爸爸開車到了高速公路入口,領了一張卡。潤潤忙問爸爸那是什麼,爸爸告訴他,那是高速公路收費卡。潤潤好奇地問:“爸爸,為什麼上高速公路要領卡呀?”
“常見的回答”
“這是高速公路上的規定!”
“專家分析”
不少高速公路路段,都是向過往車輛按照行駛裏程收取通行費的。高速公路路段通常會設立進口,行駛車輛領取卡片,到出口上交卡片,來確定車輛的行駛裏程,以裏程為標準收費。
家長在回答孩子所提問題的時候,不必著急告訴孩子答案,可以給孩子時間,讓他學習思考。
“消極的回答”
“你知道要領卡就行了,問那麼多幹嗎?”
“沒事別打擾我,沒看到我正在開車嗎?”
“合理的回答”
“孩子,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是要收費的。那你想想看,為什麼上高速公路要領卡呢?”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寶貝兒,你觀察得真仔細。那你想想看,我們上高速公路是不是要交費呀?費用怎麼計算呢?是不是按照裏程呢?那領卡有什麼用呢?”
步步推進型-“孩子,上高速公路是要收費的喲,那我們怎麼來確定收多少費用呢?是按裏程對不對?怎麼來計算裏程呢?卡片記錄了我們的進口,到出口的時候,就可以計算我們行駛了多少裏程,是不是就好計費收錢了?”
鼓勵思考型-“寶貝兒,別著急!等到出口你再觀察,如果還不知道答案,爸爸再跟你一起討論好不好?”
“溫馨提示”
在高速公路行駛,尤其要注意安全。家長在開車的時候,應盡量少交談。對孩子來說,給他時間思考,是引導他學會觀察世界的一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