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6章 去銀行辦事為什麼要排隊(1 / 1)

“情景再現”

欣欣已經兩歲八個月了,活潑好動,媽媽去哪裏欣欣都要跟著。今天,欣欣跟媽媽去銀行交電費。可是媽媽在櫃員機上操作時,怎麼也交不上電費。於是欣欣跟著媽媽去拿號。媽媽在一個機器上按了一下,一個帶號碼的紙條就出來了。欣欣問拿這個紙條幹什麼。媽媽告訴她,拿號就是排隊的意思,大家都在排隊等候呢。欣欣好奇地問:“媽媽,銀行為什麼要排隊呀?”

“常見的回答”

“人多就要排隊呀!”

“專家分析”

別看小小的排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公共秩序。我們都知道,排隊是為了公平,先來者先辦事,後來者後辦事。孩子知道了這個規則,就能理解很多事情,比如:幼兒園裏,誰先拿到玩具誰先玩,誰先吃完飯誰先看電視……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問題,給予孩子公共秩序方麵的教育,讓孩子多了解社會規則。

“消極的回答”

“別說話,要排隊已經很煩了,你還來問問題。”

“不要說話,再說話就讓保安抓你!”

“合理的回答”

“寶貝兒,如果不排隊,大家都搶著辦事,銀行會不會很亂呢?會不會有的人後到卻先辦事,有的人先到卻被擠到最後才能辦事呢?如果排隊的話,大家會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辦事,那樣是不是公平了呢?在銀行辦事要排隊,是不是很好呀!我們都要遵守規則,安靜地排隊等著叫號。”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寶貝兒,如果不排隊的話,這裏會怎麼樣呢?可能會像熬粥一樣亂呢。你喜歡到亂的地方辦事嗎?不喜歡吧!到什麼地方都要注意遵守規則,很多地方都需要排隊,我們要做文明的人,要排隊等候。”

快樂承諾型-“寶貝兒,排隊大家就會按照順序辦事了,遵守規則,大家都很受益喲!咱們排一會兒隊,一會兒就輪到咱們啦!”

循循善誘型-“我們排隊,可以根據先來後到的順序辦事情!這樣大家就不會爭搶了。我們要遵守公共秩序喲!”

“溫馨提示”

排隊看似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要做到卻不一定很簡單。很多地方,排隊排得好好的,可是有人會加塞。孩子看到了,怎麼辦?應當告訴他那是不好的榜樣,不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