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丹丹上了一年的幼兒園了,今年9月份開始上中班。原來上小班,丹丹都很喜歡去幼兒園,過完暑假後,丹丹就不願意去幼兒園了。“我不要去幼兒園,我不要去幼兒園!”從昨天晚上睡覺開始,丹丹就和爸爸媽媽說這句話。“你們都上班,我就一個人在家裏睡覺好了,壞蛋我也不怕,我自己吃飯,解大便,解小便,我肯定不要去幼兒園!”丹丹爸爸媽媽沒有同意。今天一大早,丹丹委屈地問:“我不要上幼兒園,好嗎?”
“常見的回答”
“怎麼能不上幼兒園呢?”
“專家分析”
假期過後,不少孩子由原來的喜歡去幼兒園變成不願意去幼兒園,產生“入園焦慮情緒”。出現這種焦慮情緒,大多數是因為孩子在長假期間有家長陪伴,起居飲食各方麵照顧周到,再加上和家長外出遊玩時,心情愉悅放鬆,沒有心理壓力,對回到幼兒園要重新適應有規律的吃飯、睡覺、上課等新環境,而產生陌生感和恐懼感,不想去幼兒園。
如何克服這種“入園焦慮情緒”呢?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在家裏的生活規律與在幼兒園裏的生活規律保持一致,注重對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開學前幾天,家長要告訴孩子假期已經結束了,等到下一個假期的時候才可以盡情遊玩。隻要家長適當引導,一般一個星期或更短的時間,孩子的焦慮情緒就會自然消失。
“消極的回答”
“以前不是上得好好的嗎?必須去,不去打斷你的腿!”
“你真是越大越不聽話了!”
“合理的回答”
“我們已經交錢了,很多的錢,可以買幾千本你喜歡的書呢!那麼好的幼兒園,你不去我讓你表弟魚魚去,他可喜歡去了。”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你為什麼不想去幼兒園呢?跟媽媽說說看。”
快樂承諾型-“寶貝兒,等你上完幼兒園,晚上就不用上了,可以過‘晚上周末’喲,你要過‘晚上周末’還是要晚上上幼兒園呢?”
布置任務型-“寶貝兒,你們幼兒園其他的班新來了不少小弟弟小妹妹,他們很害怕上幼兒園,你去幫助他們好不好?”
“溫馨提示”
長假後孩子入園,總會有一些不適應。堅持送孩子上幼兒園,慢慢地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