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4章 為什麼不能打架(1 / 1)

“情景再現”

小歐家隔壁是個來自北歐國家的家庭,兩家的寶寶差不多大,所以總是在一起玩。小歐好動,總動手打人。小歐爸爸看見了,忙去勸架,北歐爸爸卻無動於衷,還一個勁兒地勸小歐爸爸:“It'sok。It'stheirbusiness。Don'tworry。”

時間一長,小歐爸爸也習慣了,孩子們的事情讓他們自己解決好了。嘿,結果是,現在小歐即使麵對欺負他的大孩子,也不卑不亢,從不依靠“告狀”或“打小報告”解決問題,直接武力解決。似乎,小歐漸漸喜歡這種遊戲方式:打架!小歐爺爺終於按捺不住自己的擔心,替兒子教訓起孩子來:不許你再打架!

晚上,小歐問爸爸:爺爺不讓我和小弟弟們玩,說我和他們打架太鬧了,還說警察會把我抓起來,為什麼不能打架呢?

“常見的回答”

“我說不能就是不能!”

“不許你欺負別的小孩。”

“專家分析”

對於打架,在小孩的眼中,就是一種遊戲,一種溝通。隻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隻要寶寶們沒有碰到危險或者製造危險,你完全可以放手讓寶寶自己解決問題。不過要在他身邊,隨時給他一些提醒、建議,或者準備給他一個微笑或擁抱。

“消極的回答”

“打架是犯法的,警察會把你關起來!”

“打架會打傷別人的,到時候看我怎麼收拾你!”

“合理的回答”

“孩子,爸爸小時候也想問這個問題呢。我隻想告訴你:你要關心其他小朋友,遇到問題時,要學會用打架以外的方式去解決。比如,你可以說清楚。”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孩子,遇到問題,除了打架之外,還有什麼好辦法呢?”

寬容授權型-“你和小夥伴們玩,遇到事情,自己去處理吧!我相信你。”

培養愛心型-“或許你會弄疼別的小朋友,想想他們哭著流淚的樣子,當然你胳膊青了我也很難過!”

“溫馨提示”

打架,是孩子們遇到問題時處理問題的方式之一。遇到孩子的打鬧,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寬容的觀察,讓他們自己去尋找最好的解決問題辦法,即使走一些彎路也不怕。觀察、提醒,是我們所能做到最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