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6章 為什麼不可以說髒話(1 / 1)

“情景再現”

甜甜剛上幼兒園,到學校需要坐公交車。車上人多嘴雜,難免會有很多成年人滿嘴髒話。從小心細的甜甜總愛觀察別人,在不經意的時候會把聽到的說出來,用到自己的語言裏去。

幾個月下來,媽媽發現甜甜有點不對勁了。

在家裏,有人擋住路了,甜甜開始說:你給我走開!

遇到對人不滿意時,就大叫:“你是大壞蛋!”

甚至連“狗屎”這樣的髒話都出來了。這可把媽媽急壞了。連忙一本正經地教育甜甜。

甜甜不明白了,為什麼別人可以說髒話,我不可以說呢?

“常見的回答”

“總之,再說我就打你的屁股!”

“我禁止你再說髒話,否則,不給你看動畫片!”

“專家分析”

模仿是孩子認知這個世界的必經之路,即使模仿不好的東西,不是嗎?

家長們無法讓孩子在真空的環境下成長,事實上真空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並不一定有利。當你的孩子不經意間學會了一些髒話,學會了這個世界上不好的東西,你一定不要著急。你要知道,這隻是孩子在認識這個世界。孩子純潔的眼睛還無法辨認這個世界上的好壞和真偽。或許這也是個不錯的機會,讓孩子了解有禮貌也有粗魯,有友善也有邪惡。

當聽到孩子說髒話時,大多數家長會變得緊張,批評、教育、誘導,使用各種手段,這反而會引起孩子的興趣,覺得說髒話更有意思,結果會適得其反。

“消極的回答”

“閉嘴,不準再說髒話。”

“你要再說髒話,就沒人理你了。”

“合理的回答”

(忘記孩子說的髒話)“孩子,我喜歡你說‘請’或者‘謝謝’,你說這些字的時候,真有意思呢!”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不同的話語會有不同的效果,我們可以做個小遊戲。”(和孩子玩一個說髒話和禮貌用語導致不同效果的遊戲。)

合理轉移型-“你喜歡白雪公主嗎,你喜歡她說話的方式嗎?”

柔情傳遞型-“寶貝兒,媽媽喜歡你使用文明的語言。比如‘請’、‘謝謝’等。”

“溫馨提示”

開始學說髒話時,家長的態度和方式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