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0章 為什麼不能摘花(1 / 1)

“情景再現”

秋天到了,天氣變涼快了。一個星期天的早上,六六跟媽媽到花園看美麗的菊花。一到花園,六六就被菊花的美麗吸引了,她東看看西看看,菊花的種類可真多啊,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還有紫的,一朵朵正迎著秋風開放呢!六六心想:“菊花這麼多,又這麼美,我就摘一朵回家,反正有那麼多的菊花,摘一朵也沒關係。”她剛伸出手想去摘花,媽媽看見了!擺擺手嚴肅地說:“六六,這些花是給大家看的,如果你不摘花,就等於你在保護地球,不光你要保護地球,別人也都要保護我們的地球呀。”六六說:“可是,我太喜歡它們了。”媽媽說:“我們可以天天來花園玩,這樣就能每天看到這些美麗的花兒了!”六六聽了媽媽的話,說:“好,我不摘花了。”

“常見的回答”

“摘花會被罰款的。”

“專家分析”

六六媽媽做得很好。是我們家長要學習的榜樣。培養公德心,要由細開始,家長們不妨從日常生活入手,培養孩子的公德心。比如摘花。

小朋友通常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道德發展未必達到懂得為人著想。很多時候,他們都隻想到如何令自己方便一點,而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加上小朋友比較善忘,若父母發現孩子做出沒有公德心的事時,應該提醒他們這是不對的,不過切忌過分責罵。

“消極的回答”

“再摘我可要打你的手了!”

“你看公園裏有規定,不讓我們摘花。走,我們到別處去摘。”

“那隻你準你摘一朵啊,小心別被發現了!”

“合理的回答”

“你喜歡這些花對不對,還有其他小朋友也非常喜歡,我們不要摘花,這樣可以讓更多的小朋友看它們的美麗!這樣不是更好嗎。”

“舉一反三”

引導思考型-“寶貝兒,我們把花摘了,別人來看花,卻沒有花了怎麼辦呢?”

快樂溝通型-“寶貝兒,如果你養了花,你願意別人摘掉嗎?要看花我們可以過來看,你也可以用鼻子去聞聞。不過要看看沒有蜜蜂才能聞喲!”

同情型-“寶貝兒,我們摘花,花會不會疼呢?花疼了會不會哭呢?”

“溫馨提示”

讓孩子多參與社區或學校的活動,可增加他們對所處地方的歸屬感,減少破壞行為,建立公德心。同時,這些活動可以讓孩子多接觸其他人,開闊他們的視野,啟發孩子多從其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