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5章 我的鞋子穿反了嗎?(1 / 1)

“情景再現”

班主任給班上的小朋友整理衣服,發現班上的周周鞋子穿反了。記得吃點心時,保育老師給他糾正過一次,玩遊戲前,班主任也給他換過一次。周周好動,手快、腳快、嘴巴快,腦子反應也快,可為什麼總是穿反鞋子呢?班主任拉著他的手,平心靜氣地問他:“你的鞋子反著穿舒服嗎?”誰知周周居然回答說:“舒服。”這孩子一向敢做敢當,從不在班主任麵前撒謊,看來,他說舒服一定有他的道理。於是,班主任說:“鞋子反著穿還舒服,我就想不明白。”周周湊近班主任的耳朵神秘地說:“鞋子太大了。”

班主任恍然大悟。鞋子大了一點,反著穿才便於活動。好辦法!多聰明可愛的孩子。

“常見的回答”

“鞋子反了,你應該換過來。”

“咦,你鞋子穿錯了!”

“專家分析”

隨著身體與動作的發展,孩子1歲以後在一些與自身相關的事件上,越來越顯現出“我要自己來”的欲望。不過,限於成熟度、協調能力與經驗,他們一定不能做得很好,較常見的情況是錯誤頻出。像周周這種情況還算少見,大多數孩子都是真穿反了,這時候,我們所應在意的不是做得好不好、完不完美,而是其自主性的發展。

鞋子穿錯並不會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即使孩子因此跌倒,也正好是一種“錯誤控製”,可以使孩子經驗到:這種“鞋感”好像容易跌倒。然後,在下次孩子要穿鞋時提醒一下,先幫其把左右鞋放好,或是教孩子辨別正確腳。

除了教孩子辨別正確腳以外,還要為孩子準備有分左右腳的室內鞋、拖鞋,而不是兩雙都一樣的鞋,這樣也能讓孩子多練習正確腳的穿法。隻要孩子常有練習的機會,4歲左右他們大多能把鞋子穿好。至於左、右的認知概念,則可能要到五歲以後才能真正理解。

“消極的回答”

“真沒用,鞋都不會穿!”

“你真是個笨蛋呀!”

“合理的回答”

“哇!你自己把鞋子穿起來了!真棒,你自己觀察一下家長的和你自己的鞋,是不是穿好了?”

“舉一反三”

給予空間型-“穿得不錯。自己感覺一下。”

探究問題型-“孩子,鞋子為什麼兩隻不一樣呢?”

溫情傳遞型-抱著孩子說:“寶貝兒,你穿得真快呀!你試著走走看,看有沒有不舒服的地方。”

“溫馨提示”

孩子為什麼會穿反鞋,因為這是孩子的必經過程。給予他們空間去跌倒,別太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