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9章 為什麼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1 / 1)

“情景再現”

為什麼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很多家長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獨立個性,總會遇到這個問題。我們看看雪雪是怎麼做的。

一天,雪雪班裏要求每個小朋友做一件手工作品,雪雪一回到家就翻箱倒櫃地找手工製作的材料和工具,好不容易找齊了,發現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來完成。這個時候她央求媽媽幫忙。媽媽看著心疼,就伸手要幫她來做。爸爸說:“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才會印象深刻,自己的事情要自己來做才行。”

“常見的回答”

“你看其他小朋友都自己做啊,爸爸媽媽也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呢。”

“專家分析”

雪雪和爸爸媽媽做得很棒。爸爸的話非常對: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才會印象深刻。可見雪雪家長一直堅持這個做法,雪雪去完成自己所承擔任務的意誌和能力。

自己的事情為什麼自己做?大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盡早學會獨立,而不是依賴父母。孩子或許不能理解什麼叫獨立,但是家長必須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負責。這種意識應該深深種到孩子的內心。當然方法有很多,生活中每個細節都可以成為家長告訴孩子這個道理的機會。

“消極的回答”

“你要是不自己做,媽媽就不愛你了。”

“本來就是這樣,問什麼問!”

“合理的回答”

“每個人的事情都應盡量自己去做,就像爸爸媽媽一樣。”

“舉一反三”

成果鼓勵型-“寶貝兒,你以前都做得很棒,繼續堅持!”

快樂溝通型-“寶貝兒,你先按照自己的速度做,等會兒看,實在來不及就請求支援,怎麼樣?”

溫情傳遞型-“寶貝兒,你自己做,媽媽在旁邊陪你!”

“溫馨提示”

其實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家長,家長的言行舉止可以影響到自己的孩子,塑造一個寬容快樂和科學的家庭環境,對於你們的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