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1章 媽媽,你喂我吃飯好嗎(1 / 1)

“情景再現”

3歲的小Tommy活潑可愛,討人喜歡。爺爺奶奶視若至寶,百般愛惜。因為爸爸媽媽工作關係,爺爺奶奶一直帶他到兩歲半。可能是爺爺奶奶太愛小孫子的緣故,Tommy現在基本上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可把媽媽急壞了。她決定從吃飯做起,教會Tommy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幹。

可是Tommy本來飯量就不大,如果要他自己吃,他吃得就更少了。每天晚餐他都鬧著說:媽媽,你喂我吃飯好嗎?本來很堅決的媽媽,現在有點左右為難,既擔心孩子吃飯少,又希望孩子早點學會自己吃飯。怎麼辦呢?

“常見的回答”

“好吧,但是你必須快點吃哦。”

“專家分析”

孩子吃飯問題,大約是每一位家長都會遇到的頭疼問題。擔心孩子偏食、少食,又擔心孩子自己養成依賴性,真是左右為難。

特別是很多三代同堂,老人和家長一起關注著孩子,這種問題無形中變得更棘手了。

因此,首先要花點時間解決內部問題-家長和老人之間的觀點要統一。大家統一認識,堅定地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即使餓上幾頓也無妥協。當然要注意方法,把吃飯變得有意思,甚至可以將吃飯的環節融入一些競賽和遊戲內容。總之,可以根據孩子的好奇心、要強心去定製。

“消極的回答”

“自己吃吧,吃好了我帶你去公園玩。”

“不自己吃就不準你玩玩具。”

“合理的回答”

(給食物命名,比如“兔子米飯”以增加孩子的興趣)“寶寶,你這碗米飯很特別哦,叫兔子米飯,快把它放到溫暖的肚子裏去吧。”

“舉一反三”

快樂遊戲型-“這個菜叫花菜島,那個菜叫黃金海岸,你的米飯叫珍珠海灘,讓我們開始這趟愉快的旅行吧。”

趣味競賽型-“你看爸爸已經吃了半碗了,讓我們超過爸爸吧。”

激將型-“寶貝兒,我看你吃不完這些飯,不知道爸爸怎麼看。”(當然爸爸要要說寶寶一定能吃完,爸爸的語氣一定要壓過媽媽!)

“溫馨提示”

這是個普遍的難題。堅持讓孩子自己吃,溫情脈脈,但是一定要堅定;同時學會很多聰明的方法,就像家長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一樣,多花點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