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發走了瓦剌騎兵,在對手的監督下敢死隊在洋河邊上把木船整備好,然後一行人分乘幾艘木船施施然往下遊方向去。此時正是枯水季,王揚卻注意到船的龍骨卻沒有什麼弧度,整艘船看起來四四方方,因此速度很慢,好在秋天的北風已經不算小,乘著風力,這支敢死隊在下遊五裏外的南岸登陸。再安排兩個家丁送走其他五個官員後,陳懷招呼剩下的人把幾艘船收攏上岸。趙榮二話不說,拿起工具把幾艘小船瞬間拆的七七八八開始拚接木箱。乘著這空,陳懷遠望土木堡,眼中露出緬懷的神色:“當年太宗皇帝在土木堡舉行盛大閱兵的時候,我才是神機營的總旗。一晃那麼多年過去了,我老了,很多戰友已經死去,隻是希望大明的強盛永遠不會改變,當年我親手存儲的火藥不會失效。”當年洋河北岸都是演習場地,為防止意外發生,明軍在洋河上架起浮橋把部分備用的火藥兵器藏於南岸。後來閱兵結束,永樂直接出兵北伐,有些存儲點就再沒有打開過。
陳懷很快從回憶中醒了過來,此時並非懷舊的時候。他看著眼前的敢死隊,一字一頓的說道:“國公製訂了好幾套方案,讓我相機行事。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在必要的時候炸毀北岸的河堤。”
……
王揚此時才感受到張輔幾乎天馬行空的創意。要知道土木堡地勢高,周邊地勢低,一旦決堤,瓦剌軍營必然混亂。就算此時是枯水季,起碼瓦剌的騎兵也完全喪失了機動力。明軍突圍的希望瞬間就能增加不少。雖然不奢望全軍都能安然撤退,但有相當部分可以在事先有準備的情況下乘亂從水路突圍。
此時趙榮已經拚接好了幾個木箱,順手把多的輔料打成架子,把箱子放在架子上,熟練的從腰中拿出火折子吹了吹,在架子下麵點燃,開始好整以暇的烘幹箱子。
王揚明白這些箱子大概要用來裝火藥了吧。隻是時隔多年,那些火藥還能用嗎?天還能佑大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