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磨礪男孩的膽量(1 / 1)

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滿了無數的艱難坎坷,一個人如果從小就缺乏堅忍不拔的氣魄,那麼必然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遠。磨礪男孩的膽量,就要從小事做起。恐懼和害怕是造成男孩怯懦的原因,當男孩產生畏懼時,應該找出其害怕的原因,然後加以正確引導。

男孩到了3歲,就已經開始對自己的性別進行認同了,但在行為方麵尚沒有明顯的男女區別。一般說來,5歲是男孩以自己性別角色適應社會的起始年齡,而這一時期,男孩所接觸的人,如幼兒園和小學教師等多為女性。所以,在磨礪男孩膽量,培養男子漢氣質方麵,需要家長的悉心培養。

1.按照男孩的個性特點引導和養育

男生本性好動、頑皮、膽大、好奇心強,甚至有點“野氣”,父母和老師應因勢利導,絕不能夠壓製其個性的發展。在幼兒園裏,對於愛打架的男孩,老師不應該一概指責,而應當適當寬容,否則其膽子會越來越小。另外,還應當教導男孩做女孩的保護人,賦予他一定的責任感。

2.經常帶男孩去戶外遊玩

父母親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要盡可能多和男孩接觸、玩耍,進行體能活動。作為父親,更應該以“大朋友”的身份帶男孩到室外和大自然中去,和男孩踢皮球、打籃球、打雪仗、爬山遠行、玩捉迷藏、摔跤等遊戲和活動。在活動中,兒童能夠體會到冒險帶來的刺激,以及成功帶來的喜悅,這是男孩成長中最積極的因素。在活動中,父子可能會遇到一些需要解決的各種問題,有時,需要做出快速決定。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男孩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膽量和勇氣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3.帶男孩到人多的社交場合

小強已經7歲了,可是見到陌生人,還是會躲到大人的身後。而且,小強見到父母認識的叔叔阿姨,也從來不打招呼,不稱呼人。小強的父母為此很生氣,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嚴加教導,結果他們發現,小強變得更加沉默寡言了。

男孩見了人不願打招呼,任憑你怎麼勸怎麼引導他還是拽著你的衣服躲在背後不出聲。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大致有三種:一是因為羞怯;二是不懂得見了人要打招呼是禮貌行為;三是可能受過人為的驚嚇,不願意和人打招呼。

其實,三歲以上的男孩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辨別性別、辨別年齡的能力,而且也具備了一定的語言交際能力。他們知道滿臉皺紋、有白發的老人是爺爺奶奶,與爸爸媽媽年齡相仿的人是叔叔阿姨。這時,成人的教育方法要得當,不要對男孩過分保護,尤其是在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麵前,要鼓勵男孩懂禮貌、敢講話,讓男孩見人要打招呼,並告訴他招呼人才是懂禮貌的好男孩。

家長更不能因為男孩不願招呼人而不帶男孩外出。成人外出時應盡量攜男孩,讓男孩和成人一起參與社交活動和人際交往,並且鼓勵男孩接觸陌生的環境。要注重在實踐中培養男孩的良好的禮貌行為習慣,而且成人要做好男孩的表率,遇到熟人或男孩不認識的人主動有禮貌地打招呼,然後再向男孩簡單介紹,讓男孩主動地招呼人。

當男孩不願招呼人時,不要說“這男孩不懂禮貌”,這樣會傷害男孩的自尊心,激起男孩的逆反心理,造成尷尬的局麵,而應該慢慢引導,因為男孩需要較多的嚐試和時間來適應新的事物,新的環境。應該對他表示關懷、愛護,並且陪同他尋找方法,主動開口招呼人。

應當注意的是,在磨煉男孩膽量時,要避免出現把剛強變為粗暴,把勇敢的“男子漢”氣質變為不知深淺的逞強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