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男孩的責任心,需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男孩要想長大後成為強者,也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這樣才能把自己融入集體和社會中,從而不斷吸取強大的力量,茁壯成長。
培養男孩的責任心,沒有必要喊大口號,應該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著手,在生活中培養男孩的責任心。要想男孩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首先要求父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父母在生活中敢於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以此要求男孩也這樣做,那麼男孩長大後也能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有一天,7歲的埃迪坐在靠近門邊的書桌前寫作業,由於外麵的風很大,作業本被吹得“啪啪”直響。他不得不跑去關門,但是每次關上沒多久,門又被風吹開了。
這時,鄰居來找埃迪的爸爸,沒有進門,隻是站在門外和爸爸閑聊。風又把門吹開了。埃迪非常氣憤,跑過去猛地把門合上,結果,不但沒能把門合上,反而引發了爸爸的一聲慘叫。原來,爸爸站在門邊和鄰居聊天,手正放在門框上,埃迪突然跑上來使勁兒關門,差點把爸爸的手指夾斷。看到埃迪出來,爸爸憤怒地衝他揚起了手。
埃迪嚇壞了,以為免不了要挨一頓暴打,但出乎意料的是,爸爸並沒有打他。事後,埃迪好奇地問爸爸為什麼不打他。爸爸說:“當時我痛得確實很厲害,本想狠狠地打你一個耳光。但是,轉念一想,是我自己把手放在門框上的,錯誤在我,憑什麼打你。”
埃迪聽了父親的話,很受啟發:犯了錯誤必須自己承擔後果,不可遷怒於他人,不可推卸責任,無論你是一個父親、老板,還是領袖。
男孩是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男孩的今天是在為明天做準備,為明天打基礎。男孩學會對自己的今天負責,才能對自己的明天負責,才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父母教育男孩,不僅應該像埃迪的父親那樣抓住每一個機會教育男孩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且還應該主動創造一些機會,培養男孩的責任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分派男孩做一些小事情,讓他具體負責。男孩在得到這樣明確的指派以後,自然會明白自己該幹什麼,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責任心會油然而生。而且家長常常對男孩“依靠”,還會讓男孩感到自己很有能力,對自己充滿自信。
男孩的潛能是無窮的,父母應該相信男孩的能力,適當地給男孩派一點任務,讓他們去完成。這樣做不僅能夠鍛煉男孩的辦事能力,而且還能增強男孩的責任意識。據調查,父母經常對兒子說“一切全靠你了!”兒子往往比較自信,勇於承擔責任。因此,父母在教育男孩時,應該多給男孩負責的機會,多鼓勵他們,讓他們承擔“重擔”,勇於負責,樂於負責。
另外,男孩天生好動,父母在培養男孩的責任意識時,可以鼓勵男孩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盡可能在集體活動中承擔一些責任,或者鼓勵男孩去組織一些集體活動。男孩在去做一件事或完成一項任務時,應當鼓勵男孩做事情要有始有終。男孩好奇心強,什麼都想去摸摸、去試試,但是隨意性很強,做事總是虎頭蛇尾或有頭無尾。所以交給男孩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媽媽也要檢查、督促以及對結果進行評價,以便培養男孩持之以恒,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父母還可以適當地讓男孩了解一些父母的憂慮和難處,提出一些問題,引導男孩獨立思考和選擇,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讓男孩感到家庭的美滿幸福,要靠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共同參與,進而增強男孩對家庭的責任心。
父母還應鼓勵男孩勇敢地承認錯誤,承擔責任。例如,男孩跟著爸爸媽媽在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損壞了物品。這時應該讓男孩知道,是由於自己的過錯,才造成了這種後果,應當給予賠償。之後一定要帶男孩一起買東西去朋友家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