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讓男孩自己做主,培養有主見的男孩(1 / 1)

有主見就是對事情有自己確定的主意。如果男孩既乖巧聽話,遇到事情又能堅持自己正確的看法,不人雲亦雲,這在競爭的社會裏,將有利於男孩的健康發展。

男孩是不會一下子就變得有主見的,這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和引導。

小威從幼兒園一直到上小學,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包辦代替。可是,在學校這個集體裏,男孩的弱點很快就顯現出來,做什麼事情都是老師說什麼,他就做什麼,同學講什麼,他也就信什麼。

小時候,人們都覺得他乖巧可愛,而現在看來,這對男孩的發展會有不利的影響。那麼,家長們可以從以下方麵,著手進行男孩自己做主的訓練。

1.把要求改為建議

家長應該給男孩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盡量把自己對男孩的要求轉化成對男孩的建議。隻有在男孩碰到困惑時,才給他們提建議,進行溝通,加以指導,但不要把自己的某種願望強加給男孩。當然,寬鬆的環境也不是說要放任男孩自己去闖,不履行適當的約束權,而是要盡量正確地加以引導。

2.告訴男孩“自己想辦法!”

在日常生活中要教男孩養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從小讓男孩自己去解決自己的事務,讓他們明白,任何人都別想推卸自己的責任,讓別人替他們收拾殘局是不可能的。家長需讓他們經過失敗的考驗後,自己從中總結經驗教訓,而不要什麼事都包辦代替,幫男孩完成任務。家長可以幫助他們分析、反省,可以告訴他們遇事時要怎麼做,以幫他們提高判斷力,但不要幫過了頭。

3.讓男孩學會說“不”

等男孩到了一定的年齡,有自己的判斷力之後,就應當告訴他,他已經是大男孩了,什麼事都要自己有主意,比如玩遊戲、吃水果,以及平時穿衣服,父母隻是協助他。同時告訴他,如果他對什麼事情感到不滿意,就要及時說出來,“我吃飽了,不想吃了”“我不喜歡吃蘋果,我喜歡吃橙子”“我願意玩捉人遊戲,不喜歡拍皮球”“爸爸,別來幹擾我”。

讓男孩說“不”,就是允許男孩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當然,他說得不對,家長也要耐心地給他指出來,告訴他怎樣才是正確的。事實證明,這樣的做法非但不會養成男孩任性的毛病,還讓男孩學會了遇事有主見,不再盲從。

4.讓男孩自主選擇,避免包辦之嫌

要把選擇權交給男孩,讓男孩成為自己的主人。雖然你很明白什麼事該怎麼做,但是你應該給男孩一個機會,讓他學習獨立做決定。他從自己的失敗、錯誤中學的東西要比你給他的正確指導學的東西要多得多。要讓男孩知道:有些事情父母可以提意見,但最後決定權還在於你,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這樣做決定的事會越來越多。

5.不要讓規矩限製了男孩的自由

不要用太多的規矩限製男孩的自由。要讓男孩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讓他自己有一片可發揮的天地。如果你有顧慮,可用“共同決定”的方法誘導他。

例如,男孩喜歡玩電腦,不要說“不準玩”,可以告訴他,如果你的成績夠好了,或者功課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隻能玩兩個小時。把每一個“否定”變成“機會”,把自主權從你身上轉移到男孩身上,這樣不但能培養其獨立能力,而且男孩還會為了自己的興趣而更努力做那些“必須做”的事。

5.不懲罰失敗

可以懲罰懶惰、依賴、逃避、不負責任等不良行為,但是不要懲罰失敗。失敗是讓人進步的學習過程,懲罰失敗可能會挫傷男孩創造的動力,要鼓勵男孩在失敗中成長、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