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幫助男孩控製自己的情緒(1 / 1)

男孩本性活潑好動,再加上調皮和不服管教等性格特點,使得男孩缺乏一定的自製力。因此,家長應該從小訓練男孩控製自己情緒,養成自製自律,做事堅持到底、不輕易放棄的良好習慣。

人們遇到表揚會高興,遇到不如意的事會苦惱。如果這些情緒變化在正常範圍以內,對人體的影響不大,也不會引起疾病;如果超過了正常限度,長期處在消極情緒狀態下,就容易引起疾病。因此,男孩需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指有機體在受到刺激時,生物需要獲得滿足而產生的暫時性的和較為劇烈的態度和體驗。包括愉快、悲哀、憤怒、恐懼、憂愁、讚歎等不同形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男孩的喜怒哀樂通常是很真實的,也很強烈,往往直接支配著他的行為。

洋洋剛才還樂嗬嗬地跟爸爸談論學校裏發生的事,媽媽說他的書本沒整理好,他就突然大發脾氣,說:“煩不煩啊你,不就是課本沒整好嘛!”媽媽很驚訝也很生氣:“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呀!情緒戲劇化,說變臉就變臉!”這下,洋洋情緒更激動了,還說媽媽:“有必要發那麼大的火嗎?”說著說著,他控製不住情緒,竟然大哭起來了。媽媽看著他,沒再多言語,但心裏挺著急:“我發火了嗎?我也沒說他什麼,剛才還好好的,怎麼說哭就哭了呢?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件在成人看來是芝麻綠豆大小的事,常常可以引發男孩十分強烈的情緒波動,甚至引起情緒的“海嘯”,使男孩的表情、聲調、手勢和姿態發生變化。

情緒調控能力是情緒智力的重要品質之一,這種能力能幫助男孩及時擺脫不良情緒,保持積極的心境。讓男孩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需要家長的鼎力協助。

1.幫助男孩適時脫離刺激的環境

先從量上減少憤怒和衝動的次數。量減少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變,就會從根本上克服這種消極的激情。讓男孩認識到,若憤怒和衝動已經發生,就應強迫自己立即脫離刺激環境以使情緒迅速冷靜下來。有時,憤怒失去了理智,總是一錯再錯,錯開了頭便不可收拾。暫時脫離環境,讓情緒平定下來,然後再回頭去看問題,情形就會不同。這也是對別人的一種理解和寬容。

2.為男孩創造良好的溝通環境

有的父母忙於工作,隻是把家庭當作休息和睡覺的地方,有的父母在家中說一些消極負麵情緒的話,如對社會不滿等,男孩在青少年時代常常感覺不到快樂,也會出現消極抑鬱情緒。父母之間感情冷淡甚至出現爭吵等不良家庭氛圍都會給男孩的情緒帶來不良影響。

有的父母自己有抑鬱、焦慮的情緒,在和子女溝通的過程中,無法理解子女的思想。父母本身是一個快樂開朗的人,才能用更寬容的心去理解男孩。所以,父母也要經常檢查自己的情緒。

3.家長要控製自己不亂發脾氣

男孩天性活潑好動,惹是生非,男孩不聽媽媽的話或闖了禍,有些媽媽往往會控製不了自己的情緒,不分青紅皂白地衝他大吼一頓,事後又常常後悔,可下次遇到這種情況,又會失去理智。

父母最好能夠控製住自己的壞情緒。要知道,父母這種歇斯底裏的行為,最終會引來男孩的效仿。

4.幫助男孩去捕捉內心的情緒

男孩們對情緒的認識不多,也沒有足夠和適當的文字描述情緒,要他們正確表達內心的感受是比較困難的。家長可以提供一些情緒詞彙,幫助男孩把那種無形的恐慌和不舒適的感覺轉換成一些可以被下定義、有界限的情緒類別,描述自己當時的內心感受。

男孩越能精確地以言辭表達他們的感覺,就越能掌握處理情緒的能力。例如,當男孩生氣時,他可能也感到失望、憤怒、混亂,妒忌等;當他感到難過時,可能也感到受傷害、被排斥、空虛、沮喪等。認識到這些情緒的存在,男孩便更容易了解和處理他們所麵對的事情了。

5.讓男孩合理宣泄情緒

有情緒不要緊,因為誰都有情緒失衡的時候。重要的是讓男孩在心理失衡的時候,能夠找機會向同學、朋友、親人或心理醫生傾訴自己的苦悶,使鬱積在心中的不良情緒得以發泄,使壓抑的心情得到緩解;或采取痛哭的方式,以釋放積聚的能量,排出體內毒素,調整機體平衡;或以日記、書信等方式,排遣不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