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有序、臨危不亂是一個強大的團隊應該具有的作風。在一個組織裏,隻有每一個成員都具有嚴明的紀律觀念,才能夠做到進退有序,臨危不亂。父母要想把男孩培養成為強者,就必須重視培養男孩的紀律觀念。
其實,男孩是否具有嚴明的紀律觀念,父母既是最為關鍵的教育者,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或者受害者。
小濤是個這樣的男孩:要想把玩得熱火朝天的他喊回家吃飯,要想讓看卡通片入迷的他做功課,要想讓如醉如癡地玩遊戲的他按時上床睡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不經曆一番哭哭鬧鬧、吵吵嚷嚷,別想達到目的。為此,小濤的父母顯得煩躁不已又無可奈何。
父母在教育男孩時,如果重視培養男孩良好的紀律觀念,那麼男孩就不會給父母製造太多的“無可奈何”;如果不重視培養男孩的紀律觀念,那麼男孩將變得越來越不像話,越來越不服管教,甚至不斷給父母招惹“麻煩”。
按理說,吃飯、睡覺、上學、做作業等,都是男孩們必須做的事情,而且是很重要的事情。因此,男孩們應該知道,應該自覺地做,但是,由於他們缺乏紀律觀念,做事情喜歡為所欲為,根本分不清事情的輕重緩急。這讓許多父母感到非常頭痛。如果父母重視從小培養他們的紀律觀念,讓他們知道:人人都必須服從一定的紀律,做任何事情都得遵守一定的規矩,到了該幹什麼的時候就一定要幹什麼,久而久之,男孩就會逐漸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紀律觀念會油然而生。
當然,培養男孩的紀律觀念切忌在男孩麵前說“這不準”“那不行”,而應該側重於積極引導,告訴男孩“這應該怎樣”“那應該怎樣”,讓他們易於接受。
教育是和風細雨的活動,切忌疾風暴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督促和幫助男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告訴男孩家裏的各種用品、物件都有固定的擺放位置,每次使用後都要物歸原處;每日的飲食起居要有規律,要按時就寢和起床,按時進餐等等。男孩養成良好的習慣後,就會逐漸明白什麼叫做紀律,從而不知不覺地形成紀律觀念。
相反,如果一個男孩亂扔玩具,亂放文具,不按時起居,不正經吃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想幹就堅決不幹,生活沒有規律,那麼這樣的男孩鮮有紀律觀念可言。
男孩天生好玩,玩遊戲幾乎是所有男孩的共同愛好,父母可以把紀律意識融入遊戲規則中,以達到培養男孩紀律觀念的目的。任何遊戲都有一定的規則,遵守規則是順利進行遊戲並使遊戲獲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在男孩做遊戲時,父母應該告訴男孩:玩遊戲必須遵守遊戲規則。這樣一來,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男孩們會有意識地對自己的行為加以約束,增強自己的自製力。
比如下棋時,家長應該讓男孩做到“落子無悔”,這不僅能讓男孩有意識地控製自己的行為,而且會促使他們努力思考,該如何走好每一步棋,從而提高遊戲的質量。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遊戲中的規則和成人社會的法規條文具有同等效力。男孩小時候遵守遊戲規則,可以為他將來成為守法的公民打下基礎。當然,在培養男孩紀律觀念時,父母應該選擇一些男孩感興趣的、有針對性的遊戲,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
培養男孩的紀律觀念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逐漸地,男孩在嚴明的紀律約束下,很快便會養成自律的好習慣。而自律則是一個成功男孩必須具備的優良素質,這一素質就像智慧能力一樣,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