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培養男孩養成自律的習慣(1 / 1)

孔子說:“以約失之者鮮矣!”意識是說,如果能夠使男孩在社會上約之以道德、在學校中約之以紀律、在工作生活中用法律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自強不息、發憤圖強,男孩就會很少發生大的過失。

男孩愛看電視尤其是動畫片、人與自然、動物世界,有時很癡迷,家長總怕孩子上癮影響學習和視力,不讓看電視顯然又是不現實的。這時,家長就應該充分認識到,正確引導男孩收看電視,使其真正成為男孩的朋友,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本。

男孩由於年齡小自控力差,就需要家長合理控製他看電視的時間。比如,告訴他,按老師的要求,吃飯時不能看電視,因為會影響他吃飯,想看就要先好好吃飯。再如,為了避免男孩隻顧看電視而不做作業,可以和男孩有個約定,7:00之前把作業認真完成,就可以滿足他這個願望。之後,抽出時間共同收看感興趣的節目,以便關注男孩的內心感受,並和男孩展開討論鼓勵男孩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既加強了親子關係又培養了兒子的思維表達能力。既培養了他吃飯的好習慣,又培養了他的自律能力。

家長的意願都是善良而美好的,以往在自己的記憶中,男孩階段的發展卻往往走向初衷的反麵。原因就是,這個世上已知的、未知的、不可約束的因素太多,盡最大努力去控製足以影響男孩成長的因素就顯得非常重要。放縱與任性的人是很難有所作為的,男孩幾乎完全受衝動和欲望的影響而缺乏自律,對男孩的自律能力培養就顯得尤其重要。

然而,很多時候,由於父母身上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囿於自控能力、意誌品質、胸懷視野、知識素養所限,而在家庭教育中表現出對男孩沒耐心。家長的急躁和焦慮也是一種缺乏自律的表現,這也說明我們家長自己也需要和男孩一起與時俱進共同學習。否則,就會貽誤男孩發展。

培養男孩自律的習慣,父母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1.遵守生活規則

為了讓男孩能夠較快適應幼兒園和學校生活,讓他們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家庭生活中應當立出一些規矩,讓男孩一開始就有所約束。例如,用完東西要放回原處,玩完玩具要收拾幹淨,做完作業要把書籍放整齊等,這些是使家庭環境整潔舒適、生活有條理而立下的規矩,全家人都要盡力遵守。再比如,要進入別人的房間先敲門,借用別人的東西要打招呼,別人為你做了事要道謝;不經允許不拆閱他人的信件,不亂翻他人的抽屜;無意中打攪了別人要說“抱歉”等。這些是家庭裏人人應當遵守的規矩,也是文明人的行為規範。

2.給予男孩尊重和平等

一個男孩要養成自律的習慣,必須先要意識到他是一個獨立的人,能夠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當男孩還在牙牙學語時,父母就要通過一言一行,把這個意識“印刻”到他小小的心靈裏去。哪怕男孩隻有醬油瓶子高,做父母的都要尊重他的人格,平等地跟他說話,這樣男孩才可以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父母的附屬。

然而,尊重不等於寵溺,父母還必須“硬下心腸”,讓男孩學會承擔行為的後果。他不好好吃飯,那就挨點餓;他不收拾房間,就得忍受住髒亂;他不到點把玩具收起來,那就禁止再玩別的玩具……這些看似跟學習無關的點點滴滴,恰恰是培養男孩自律習慣的必要條件。

3.從小培養,堅持不懈

習慣成自然,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需要家長的長期堅持,而不能把它當成麻煩和累贅。當然,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男孩若從小不加管束,養成懶惰無羈的習性,長大再改就會十分困難。

總之,提高自身和男孩的自律能力,苛責於己,薄責於人,對男孩寬嚴相濟,施以足夠的耐心、時間和精力,培養男孩的自律品格,將會使男孩逐漸走向獨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