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著名的諺語,叫做“無終不如無始”。這句諺語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廢。因為,不能堅持到終點的人,不可能達到人生的目標,甚至不能取得階段性勝利。善始而不能善終的人,不足以論成敗。
一個人要想成功,想出人頭地,就要堅強,要承受苦難,決不能輕易就被打倒。曆史上,平庸者成功和聰明人失敗一直是一件令人驚奇的事。通過仔細分析,發現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在於,那些看似愚鈍的人有一種頑強的毅力,一種在任何情況下都堅如磐石的決心,一種從不受任何誘惑、不偏離自己既定目標的能力。相反,那些聰明卻不堅定的人,往往沒有一個明確目的,四處出擊,遇到困難就躲,經常半途而廢,結果分散精力,浪費才華。
隻有堅持不懈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但是,堅持不懈的更深層意義,絕不僅僅限於成功。譬如長跑比賽,要比賽就會有勝負,率先衝過終點的人,當然值得慶賀,但明知奪冠無望而努力不止的人,更值得尊重。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到男孩們尤其是獨生子女做事虎頭蛇尾,半途而廢,不能善始善終。對此,家長不可視而不見或遷就放任,而是應該采取一些適當的方法。具體可參考如下建議。
1.做男孩的表率
男孩每天都在用最精細的眼神觀察著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們模仿著、學習著,往往在你還沒有覺察的時候,你的言行舉止已經給男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句俗話:“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想讓男孩從小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那麼“上梁必須正”,必須以身作則,無論處理什麼事情,都要認真、圓滿地完成,做男孩的表率。
2.巧妙引導
生活中,很多男孩做事都缺乏耐心,漫不經心或有頭無尾,令父母發愁。科學家的實驗表明,在良好的環境下,3歲兒童能夠連續集中注意力3~5分鍾,4歲兒童連續集中注意力10分鍾,5~6歲兒童連續集中注意力15分鍾左右。所以一般情況下男孩缺乏耐心是屬於正常範圍的,不必過於擔心。不過,兒童的耐心也需要采用某些方法來培養,這些方法都很簡單,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以采用。
例如,男孩正在用積木搭一個大輪船,剛搭了一半,又在玩桌上一隻小塑料瓶。媽媽看見了,知道他又沒耐心搭積木了,於是走來對男孩說:“你看這隻小瓶子像不像一隻煙囪?我們把輪船搭好,然後把它放在輪船上做煙囪吧。”於是男孩回到積木遊戲上來,直到一艘漂亮的大輪船被他“建造”起來,才跑出去跟小朋友玩了。
當男孩沒有耐心做完一件事時,應該巧妙地設法把男孩的注意力引回原來的活動上,並且幫助男孩把活動變得更有趣,更富有吸引力。
3.從嚴要求
壞的習慣,非嚴格要求不能矯正;好的行為,非嚴格要求難以形成、鞏固。有的家長興之所至,要求男孩完成某件事情,起初能堅持督促男孩去做,日後,當男孩不肯做時又輕率遷就,這些做法都不可取。
4.堅持鼓勵為主
如果男孩做事中途退縮,不想完成,成人切忌嘮叨個沒完,或者張口就罵,動手就打,更不要諷刺、挖苦,這樣做很容易使男孩產生逆反心理,以致傷害其自尊心。而應細心觀察,對於他們產生的困難及時予以幫助,對於他們的點滴進步要及時予以鼓勵、表揚,使他們產生愉悅感和自信心,從而使男孩樹立堅持完成任務的決心。
5.應重視對男孩自製能力的培養
自製力就是能夠控製自己、支配自己的行動的能力。它表現為既能善於促使自己去完成各項任務,又能善於控製自己的行為。男孩由於年齡小,注意力不穩定、自控能力較差,做事往往有頭無尾,所以,要根據以上特點,從男孩生活習慣方麵入手,先提出小的要求,讓其通過不大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務,久而久之,就會逐步地學會控製、約束自己的行為,去完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6.讓男孩負一點責任
男孩做事往往是憑興趣,不愛幹的事情常常半途而廢。針對這些情況,成人應故意把一些事情鄭重地作為一個任務交給他,比如,家裏喂養了小動物,要求男孩給它們喂食、讓男孩去取牛奶等。男孩覺得自己有了一定的責任,也就增加了克服各種困難的勇氣,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也就逐漸養成了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