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懂得合作的男孩會很快適應社會中的各種集體操作,並發揮積極作用。心理學家指出,合作精神的產生,是基於個體的社會性情感需要,它不是人與生俱來的品質,而是在後天的環境和教育的熏陶下逐漸形成的習慣性心理傾向。
在現代社會中,合作是最重要的美德之一。有效合作是增加一個人成功機會、獲得更多幸運的積極處世的態度。
小田和小華,兩個人一塊進了籃球隊之後,就各自暗地裏較勁,朋友關係似乎疏遠了許多。這一點很快被他們的教練看在眼裏。小田因為技術略勝一籌,奔跑能力強而打前鋒,自然是全場矚目的焦點,小華的靈活性和良好的組織能力使他承擔著組織球隊進攻的核心任務。不過與其他球員相比,有時在訓練中由於他們的不配合影響了球隊的發揮。
於是,教練把他們倆叫到麵前,明確地向他們宣布,如果他們在訓練中不互相配合,將同時取消他們參加正式比賽的資格。教練還特地安排他們做配合練習。這兩個小球員雖然心裏尚存疙瘩,但畢竟還是按教練的意圖努力地練習,唯恐哪一天被逐出球隊。後來,他們甚至在回家的路上也常常交流球技,沒多久,他們的友誼又重新建立起來。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球技更有長足的進步,成為球隊中一對完美的組合。
具有合作意識的人,是聰明的。但是,很多家長對培養男孩合作意識的認識則明顯不足。那麼,家長該如何從小培養男孩的合作精神呢?
1.讓男孩懂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行為必須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合作才能完成,隻憑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做到的。父母可以利用這種機會讓男孩體驗一下個人無法完成的挫折感,從而懂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父母可以在家庭生活中玩一些需要合作的遊戲,或是做一些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才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如,家裏的家具需要挪位置,父母可以讓男孩一個人先來試試,男孩肯定是搬不動的。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適時地對男孩講解與人合作的重要性,然後和他一起搬動家具。
2.讓男孩體驗合作的樂趣
成功的合作可以讓男孩產生良好的體驗,這種體驗能夠帶給男孩無窮的樂趣,進而促進男孩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行為。在生活中,父母可以給男孩設置一些合作競賽,讓男孩盡力通過合作去完成任務。如果男孩一時沒有完成任務,父母也不要責怪男孩,而是應該讓男孩明白,成功的合作不一定要達到現實的目標。雖然有些合作的結果是失敗的,但是,在合作過程中,參與者都盡了自己的努力。同時,每個參與者都感到非常愉悅,這就是一種成功的合作。
3.讓男孩欣賞他人長處,發揮自身優勢
父母要讓男孩學習欣賞別人的長處,同時還要善於發揮自身的優勢。有效的合作其實就是互相利用各自的資源,互為彌補各自的不足以共同獲得更大利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對別人的接納和欣賞非常重要。父母可以通過故事並結合自己的言行讓男孩逐漸明白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比如一本好的書就是由很高明的作者、畫家和設計師合作而成的。因此,我們不要嫉妒或是輕視別人的長處,也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而是學會以彼此的長處互相所用,從而到達共同的目標。
4.訓練男孩的合作思維法
培養男孩的合作意識,包括教育他懂得如何協調自己與他人的利益,使得整體活動得以進行。這並不是要求他放棄自己的要求,但要讓他知道,要想使整個團隊生活的秩序不被打亂,每個成員的生活要求都能夠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滿足,需要每個人都向同一方向努力,學會考慮如何做,才能使整體的利益得到最好的保護。
5.讓男孩了解一些合作的規則和技巧
在合作中既要尊重對方,服從大局,講統一,又要有自己的立場。容忍和隨和是有限度的,也就是說在合作過程中不能唯我獨尊,隻想著自己,要充分顧及他人的要求與需求,哪怕必要時做出一定的讓步與犧牲。當然,讓步也是有限度的,讓步的前提是不能放棄自己的原則,在合作中要有自己的立場與個性。要知道,取得同伴的信任與尊重是合作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