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讓男孩順從和聽話,就等於抹殺他的創造力(1 / 1)

在這個世界上,懷有強烈好奇心的人無意間發現並發明創造了許多東西,但順從和聽話的男孩一定不在其內。毫無疑問,順從和聽話抵消了他們的好奇心,同時也抹殺了他們的創造力。

有關專家研究表明,一些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之所以能取得與眾不同的成績,與父母對他們與眾不同的教育方式密切相關。

小強是個五年級的小學生,他除了學習外,還另外選修了學校的彩噴藝術課程。這天,剛剛放學的他,突然看到學校門口停著一輛高級轎車,隻可惜轎車的車身被劃了一道長長的擦痕。小強突然靈機一動,急忙拿出書包裏的彩噴,對著轎車就是一通渲染。正當小強為自己剛剛完成的傑作而自鳴得意時,學校老師看到了這一狀況,被嚇得目瞪口呆。

於是,學校叫來了小強的父母以及車主,打算對小強的無禮行為進行懲罰。父母也因為自己的男孩犯下這種錯誤而羞恥萬分,很是同意校長的看法。這時,這位車主突然說話了,原來他是一名美國華裔,“我想是應該對男孩進行一些懲罰了,而最好的懲罰就是罰他為學校牆壁噴上一個禮拜的彩噴!”

校長和家長都驚奇萬分,“那麼您不打算追究這男孩的錯誤了?”校長事先問道。

“為什麼要追究這男孩的責任,他免費為我的車補了一套藝術裝啊!”車主一邊摸著小強的頭一邊說道。

後來,小強果真成為了學校牆壁的藝術噴繪者,他的作品還得到了省級優秀獎。

試想,如果車主當時也同意校長的看法,並向家長索要一定賠償的話,恐怕小強的藝術天賦從那天開始就被封殺了。有些男孩在小的時候能夠對周圍的一切感到好奇,而他們的父母又善於發現他們的好奇心,並有意識地引導和鼓勵他們好奇。結果,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產生了探索的欲望,並在探索中實現了突破,取得了重大的創造發明成果。

在國外,美國人教育男孩時,總是非常重視培養男孩的創新能力。美國的家長並不十分在乎男孩的考試成績,他們往往在意男孩是否有好奇心,是否有廣泛的興趣,是否喜歡思考問題。他們從不向男孩灌輸大量的書本知識,而是想辦法發現男孩到底對哪些東西感到好奇,煞費苦心地告訴男孩們應該怎樣去思考。他們會肯定男孩的一切努力,讚揚男孩通過思考得出的一切結論。結果,美國的男孩雖然在中小學階段不像中國男孩那樣優秀,考出高分,但是上了大學,一個個後勁十足。在大學階段的美國學生,其創造能力、研究能力普遍比中國大學生強。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父母善於發現他們的好奇心,成功地保留了他們的好奇心,並善於引導和培養他們的好奇心。於是美國男孩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一步步地探索,走向了成功。這也是美國的科學家所獲得的諾貝爾化學獎、物理學獎、生物學和醫學獎,能占到這些獎項總數的70%的重要原因。

貝弗裏奇曾說,科學家的好奇心通常表現為探索其他人所注意到的、但尚無令人滿意解釋的事物……他們通常具有一種願望去尋找其間並無明顯聯係的大量資料背後的那些原理。這種強烈願望可被視為成人型的或升華了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長久以來構成智慧的一項重要特征。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科學家們通過努力往往會獲得研究上的成功。

可見,擁有好奇心的人,並不甘於滿足對事物已知的解釋。擁有強烈好奇心的人,是不會受到以往經驗和教導的約束的。也就是說,他們所達到的境界,是那些被順從和聽話束縛的男孩所難以達到的。

有關專家研究表明,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雖然要受很多因素製約,但是如果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沒有一股好奇心,成功的可能性將變得微乎其微。因為成功需要自信,需要忘我的投入,需要非凡的努力。一個人在自己不感興趣的領域裏固然可以做得很好,但是絕對不可能取得超越同行的突破。因為對於自己不感興趣的領域,他們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忘我地付出,而這一切,正是取得突破所必須具備的關鍵因素。

因此,父母在教育男孩時,一定要善於發現和培養男孩的好奇心。事實上,一個有著強烈好奇心的男孩,長大後更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