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內疾
專欄
作者:賀安卓
期待已久的經濟增長終於成為現實!
一年前,整個歐元區還麵臨著二次探底風險,令人神經緊張的事件也時有發生,比如意大利大選以及塞浦路斯銀行業危機等。但現在看來,歐元區已在2013年第二季度走出衰退,下半年有望出現小幅增長。
而與2012年8月相比,歐元區的危機管理也取得了進步。今年春季爆發的塞浦路斯危機,原本可能使得該國成為脫離歐元區的第一個國家。但此次危機過後,歐元區的政治家們似乎終於認識到,此前一直沿用的具體情況具體處理的方式並非解決歐元危機的恰當做法。德國國會最近通過了銀行業的單一監管機製,為歐洲銀行業聯盟打下基礎,向著正確的方向又邁進一步。
此外,我們還可通過經常賬戶來觀察這個失衡矯正的過程。在過去九個月中,西班牙經常賬戶出現盈餘,這自歐元問世以來尚屬首次,而目前歐元區外圍國家總體經常帳餘額也為正值。當然需要指出,南歐國家的貿易順差是由其競爭力提高所致,同時因當地的內需仍然疲弱,需求不足抑製了進口。因此,如果歐元區外圍國家能改善內需,將帶動進口增長,進而再度出現貿易逆差。
最後,歐洲央行自動實時快速清算係統Target 2目前的資金情況,一方麵體現了歐洲各國經常帳戶餘額,另一方麵也表明因投資者對銀行係統的憂慮導致資本從外圍國家流入核心國家。從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捍衛歐元誓言以來,歐洲內部的資金流動趨勢已有所減弱。
但盡管有以上種種樂觀的變化,歐元危機離徹底結束仍為時尚早。在我看來,歐元區仍麵臨三大風險:政治風險、利率風險和外部風險。
首先,部分歐元區外圍國家長期執行緊縮政策,公眾抵製結構性改革,經濟狀況低迷不振,這些因素都可能危及相關國家的政治穩定。歐元危機至今已有十多個國家的政府被推翻。希臘和意大利的執政聯盟都極為脆弱,麵臨著提前大選的風險。葡萄牙的執政聯盟剛剛完成艱難的調整,西班牙政府仍在苦苦應對嚴重的腐敗醜聞。
無論是歐元區的核心國家還是外圍國家,現任政府的民意支持率都處於曆史最低點,而“反傳統的”極端勢力絕大多數都是反歐元的黨派,其民意支持率已升至曆史高點。這種局麵非常糟糕。如果某個國家政府倒台,提前舉行大選,恐怕無法形成多數黨派,或者很可能會出現一個反歐元的多數派。
其次,美國和歐元區的貨幣政策並不同步,由此會導致利率風險。今年6月,市場對美聯儲可能退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的擔憂引發全球利率上漲。此輪利率上漲最初伴隨的是去風險的市場動向,即高風險資產價格下跌,這對歐元區外圍國家利率的影響尤其嚴重。最近,聯儲表示將在未來幾個月削減甚至退出量化寬鬆政策,這意味著再次點燃歐元危機的導火索恐怕握在美聯儲手上。
最後一個風險是全球經濟。當前全球市場需求不如以往穩固。英國是歐元區主要的貿易夥伴,占歐元區出口總量的12.3%。雖然與數月前相比,英國經濟增長前景有所改善,但GDP規模和從歐元區進口額仍低於2007年水平。美國是歐元區第二大貿易夥伴,占歐元區出口總額的11.9%。美國經濟增長已複蘇,但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建築和能源等進口依賴性較低的行業,對歐洲進口不會有太大推動作用。新興市場占歐洲出口額17.4%,但需求前景同樣不甚樂觀,這種局麵將至少將持續到年底。
但盡管存在上述風險,歐元區的經濟形勢在過去一年中的確有所改善,成員國退出或歐元區崩潰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在我看來,歐洲在未來仍將得過且過,痛苦而緩慢地朝著進一步區域整合的方向小步前行,而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