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一定要控製孩子的運動強度,不要讓孩子出很多汗。運動量以孩子出微汗、脈搏每分鍾100次左右,並且不感到累為宜。出汗過多不僅消耗孩子體力,而且極易著涼生病,尤其出汗後千萬不要脫衣摘帽,否則很容易著涼。有些孩子劇烈運動後會出現咳嗽,甚至嘔吐,這主要是呼吸道受到冷空氣刺激後的過敏反應,這時要馬上停止運動,而且在以後的活動中要限製運動強度。
運動後不能讓孩子馬上坐下休息,要慢走一會兒再回家,不要在冷空氣中靜止下來。回家後,要用溫水洗手、洗臉,若用冷水會令張開的毛孔突然收縮,對健康不利。孩子喘氣急促的時候不要馬上飲水,等孩子安靜下來後再飲水、進食。
由於冬季自然界陰盛陽衰,寒氣襲人,極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冬天要讓孩子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可使人意誌安靜,人體潛伏的陽氣不受幹擾,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
冬季從事體育鍛煉對增進健康是頗有益處的。但是,如果不注意體育衛生,則會給人體帶來損害。因此,冬季運動必須注意體育衛生。
運動前千萬不要忘記做準備活動。因為在寒冷條件下,人體的肌肉僵硬,關節的靈活性差,很容易發生肌肉拉傷或關節挫傷。
運動強度要安排得當,特別是跑步的速度要由慢到快地逐漸增加,不要一開始就猛跑猛衝,這樣會出現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運動量的大小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尤其是兒童,運動強度一定不要過大,跑的距離也不要太長。
冬季運動還要注意呼吸方式。人們通常都用鼻子呼吸,因為冷空氣經過鼻子的過濾之後,不僅可以保持清潔和濕潤,而且還可以增加溫度,從而對呼吸係統起到保護作用。但是,從事劇烈運動時,隻用鼻子呼吸會影響肺通氣量。為了增加肺通氣量,運動時應該用口鼻同時呼吸。但是,當冷空氣和灰塵直接刺激咽喉和氣管的黏膜時,就會引起咳嗽,甚至導致感冒和呼吸道炎症。
人體在低溫環境中,如果缺乏必要的防寒措施,就可能凍傷肢體,最常見的就是局部凍瘡。凍瘡常發生在手指、腳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等處。這些部位都在肢體的末端,血液循環緩慢,且經常暴露在外,故局部溫度與人體中心溫度差距較大,極易因寒冷刺激而導致組織的傷害。
冬季在戶外進行體育鍛煉,如果不注意防寒,或在風大、潮濕環境中,或體質較弱、局部肢體活動較少的情況下,都可能作為誘發因素引起凍瘡。即使在初冬季節,尚未進入“三九嚴寒”,也已經有人為凍瘡而困擾,妨礙肢體正常活動。
發生凍瘡時,一是要查明原因,以便有針對性地預防。孩子如果出現了凍瘡,家長千萬不要用火烘烤或熱水浸泡肢體,也不要用雪擦或冷水浸泡。那樣會加重局部損傷,尤其是造成小血管破損,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一般在沒有出現破潰時,可在局部塗抹凍瘡藥膏或凡士林油,並用手指輕輕按摩,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環。同時,可以用辣椒、艾蒿、茄稈等煮水,待沸水降溫、接近人體溫度後再浸泡凍傷的肢體,每日1~2次,每次10分鍾左右。如果皮膚局部出現水泡或破潰,就需要在傷口進行局部消毒,刺破水泡,塗抹紫藥水或消炎軟膏,再包紮好。
為了預防凍瘡的發生,在冬季進行戶外體育鍛煉時,一定要注意身體保暖,尤其是在凍瘡容易發生的部位。鍛煉開始時最好要穿暖一點,戴好帽子、手套、護耳等。經過一定時間的運動後,身體逐漸暖和了,再慢慢減少衣著。如果運動時出汗,內衣被浸濕,運動後應注意更換,保持衣服的整潔、幹燥。
冬季氣候的特點,主要是溫度低,氣候幹燥,多風。如果氣溫突然大幅度地下降,風勢猛然增大,則不宜進行戶外鍛煉;大霧天也不宜進行鍛煉。霧是地麵上的水蒸氣遇冷後,與飛起的塵土凝結成不透明的小水點浮遊在近地麵的空間而成的。在大霧的時候,不僅空氣中的水分多,塵土多,而且氣壓較低,呼吸困難,汗液不易蒸發,因此,大霧天不宜做劇烈運動。
答疑錄
無風問:
我家孩子每次帶他出去跑步的時候,他都不願多穿衣服,說是穿得太厚,一會兒跑步熱了就出汗,而且,衣服厚也累贅。像這種情況怎麼解決呢?
張醫生答:
冬天出去跑步,穿得多了少了都不行,不過,一定要注意防凍,要說服孩子在出門前多穿一件衣服,如果跑的時候熱可以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