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對農電視承擔的主要功能
聲屏世界
作者:龐釗 高夢鸞
【摘 要】我國對農電視承擔者宣傳和解讀“三農”政策、進行普法教育宣傳和保障農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政治功能。其次,我國對農電視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發布農業經濟信息、聯係農民與市場、在保障節目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節目的收視率和爭取更高的廣告收入的功能。第三,對農電視依據其特有的傳播優勢承擔著傳承鄉土文化、提高農民素質和滿足農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最後,如今的對農電視特別注意利用自身傳播渠道的優勢,發揮社會資源整合者的作用來為農民服務。
【關鍵詞】對農電視 三農 農業頻道
一、政治功能
政治功能是我國對農電視一項最基本的功能。在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期間,中央電視台農業頻道的《聚焦三農》欄目製作播出了係列節目“一號文件惠農家”,詳細解讀了從2004年至2012年的9個關注“三農”的“中央一號”文件。一共9期節目,每一期都結合農村的實際案例闡述了中央當年下發的“一號文件”的背景、主要內容和帶來的影響。並結合農民實例,讓農民看到中央政策帶來的切切實實的好處。節目通過故事化的講述把本來枯燥的政策文件變得形象、把帶來的實惠真切地擺在農民麵前,引導農民關心、了解中央政策。
社會主義民主與法製建設是我國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我國人口絕大部分的農民的民主和法律意識的高低則關係到政治文明建設的大局。在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中,農民難免會遇到如市場法則、自身權利保護等各方麵的法律問題。對農電視利用自身通俗易懂、形象生動、感染力強、覆蓋麵廣的傳播優勢積極開展法製教育宣傳,對於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中央電視台農業頻道的《法製編輯部》根據發生在農民身邊的實際案例,製作播出普法欄目劇,節目題材涉及農民的各個群體:婦女、兒童、農民工等,涉及不同法律規定:有刑法、民法和商法。這種欄目劇每一集就像一部電視劇,通過曲折的故事情節能夠吸引農民的關注,農民觀眾伴隨著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感受法律的威嚴,頗有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每一集欄目劇結束以後,《法製編輯部》還會安排專家對主人公的行為進行法律適用性的解讀,在理性層麵提醒農民觀眾要遵紀守法。最後,節目主持人還會進行適當的升華,傳達節目的人文關懷。
二、產業功能
我國電視事業的產業功能是在改革開放之後逐漸形成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業基礎地位的提高,電視媒體對農業發展、農村建設、農民的市場參與發揮著義不容辭的信息橋梁作用。具體表現在:農業科技的推廣和聯係農民與市場。對農電視在農業科技推廣中架起農民與農業專家之間的橋梁,在農業生產中架起農民與市場的橋梁。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作為我國基礎產業部門的農業要想轉變生產方式、發展現代農業必須依靠農業科技的研發、轉化和推廣。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很早就注意到媒體在對農民進行現代農業知識教育上所發揮的作用。在其1964年出版的《改造傳統農業》一書中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在可以利用出版物時,生產並向農民分發有關新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經濟信息的成本會大大降低。”①廣播電視應以其特有的傳播優勢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發揮獨有的作用。
中央電視台農業頻道的《科技苑》結合實際案例,講解農業種植、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使農業科技變得通俗易懂。河北電視台農民頻道的《農博士在行動》每期請農業專家做客演播室,現場連線解答農民的提問,專家的技術解答非常具有針對性和權威性,可以給其他同樣有有此類問題的農民以幫助。
對農電視還承擔著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發布及時、準確、實用的農業市場信息,指導農民有意識地進行農業生產,而非盲目地生產。如今我們已經處在信息化時代,而農民由於技術、文化素質等方麵的原因,信息渠道不暢通,對市場的把握不準,甚至有的農民是沒有市場概念的,往往是去年種什麼賺錢今年還種什麼,去年養什麼賺錢今年還養什麼。於是農民在變動的市場麵前總是比較被動。而對農電視節目通過自身的市場調查或者引用專家學者的調查研究,對農業市場進行分析之後,所發布的信息具有指導性和實用性。
河北電視台農民頻道的《致富情報站》是由省農業廳和農民頻道合辦的一檔農業經濟信息服務類欄目。欄目有個板塊叫“新鮮情報”,介紹最近的農業致富商機,比如彩皮的雞蛋、最近的農業政策、農產品的價格趨勢以及比較新奇的農業種植、養殖方法,開闊了農民的視野,同時也幫助農民了解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