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我國對農電視承擔的主要功能(2 / 2)

我國目前的對農電視除了在解決“三農”問題中發揮信息橋梁的作用,它們本身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對農電視頻道在發揮對農服務作用的同時,承擔的另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提高節目的貼近性、實用性、及時性,留住廣大的農民收視群體,創造更高的廣告收入。

三、文化功能

當下的對農電視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現在三方麵:弘揚鄉土文化、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滿足農民的文化娛樂需求。

中國的地域遼闊,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農業耕作方式和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每一個地區的生活方式經過成百上千年的積澱在當地都形成一定的文化風俗。許多地方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是不被外界所知道的。對農電視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傳播這些鄉土文化,因為在當下大眾消費文化的浪潮中,這些文化可能會逐漸被遺忘。而且當這些獨特的文化風俗成為廣播電視的節目內容後,再配以恰當的表現方式,對廣播的聽眾或者電視的觀眾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中央電視台農業頻道的《鄉土》就是這樣一檔節目。《鄉土》每一期的編導會走進一個地區,展現當地特有的農業耕方式和農民的生活方式,以體驗的方式帶領觀眾領略當地獨有的風土人情,比如跟隨黃土高原的農民大爺在黃河捕魚、在岸邊的灘塗裏采掘蓮藕等等。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雖然城鄉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但是與過去相比,農村的經濟水平仍有很大進步。但是隨著農民的經濟水平的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還有待全麵提高,包括受教育水平、科學素質、醫療衛生觀念等。依據傳播學中培養理論,大眾傳播媒介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在形成共識方麵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現今的對農電視的一項功能就是全麵提高農民的科學、教育、衛生等方麵素質。

對農電視第三項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製作高質量的文藝、娛樂節目。2011年,為了遏製電視節目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化的傾向,廣電總局下發文件《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也稱“限娛令”。《意見》提出對節目形態雷同、過多過濫的婚戀交友類、才藝競秀類、情感故事類、遊戲競技類、綜藝娛樂類、訪談脫口秀、真人秀等類型節目實行播出總量控製,要求各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麵對洶湧的娛樂化浪潮,對農電視要堅守服務“三農”的宗旨,製作了一些高質量的文藝娛樂節目,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央電視台農業頻道的《鄉村大世界》以綜藝的手法展現一個地方的綜合麵貌,強調服務性,堅持本土化風格,達到了娛樂而不低俗的效果。陝西農村廣播的《戲曲百花園》以陝西地方戲秦腔為主,融欣賞性、知識性、參與性、趣味性於一體,很好地滿足了廣大農村地區秦腔愛好者的興趣,豐富了農民日常的精神文化生活。荊州電視台隴上頻道的《隴上故事會》用地道的農民用方言在鏡頭前講故事,貼近農民的生活,故事充滿樂趣,觀眾也非常喜歡。

四、公共服務功能

對農節目除具有政治功能、產業功能、文化功能外,還充當社會組織者的角色,發揮為農服務的功能。

對農電視頻道或節目特別注重在辦好對農節目的同時,利用頻道、節目、主持人、記者的知名度打造品牌。然後在品牌的帶動下,積極發揮社會動員的作用,組織政府各部門、各行業、民眾聯合舉辦下鄉活動,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樣既能真正地服務“三農”,又能通過麵對麵的互動提高節目、頻道的知名度,增強觀眾的忠誠度,使對農電視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湖北荊州電視台隴上頻道的《壟上行》每年都會定期舉辦大型活動,聯合荊州市農業、衛生、法律等部門聯合下鄉,給農民送去技術員、藥品和法律服務。“春季壟上行”和“金秋壟上行”大型電視活動已經連續舉辦多年。活動現場既有陣容強大的文藝演出、農技服務區,還有醫療服務區。“‘金秋隴上行’已經成為一個集中送農業科技、農用物資、通信服務、醫療衛生下鄉,兼有文化娛樂、扶弱助困等功能的當代農村大集。”②

2012年陝西人民廣播電台“農村之聲”舉辦“蘋果采購直通車”活動,聯合陝西多家水果加工、銷售企業深入蘋果產地和果農家中,為果農解決賣果難的問題。一些果農和客商達成了收購協議,客商也為果農帶來了市場信息。

參考文獻

①張聞兵、黃輝:《電視與三農——對農電視節目發展與實效研究》,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1:29

②傅玉祥、範宗釵:《對農電視的困境與突圍》,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1:61

(作者:均為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