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媒體時代廣播的魅力(1 / 2)

新媒體時代廣播的魅力

聲屏世界

作者:錢豔萍

【摘 要】新媒體帶給廣播的是什麼?廣播要如何順應時代的發展進一步應對新媒體的考驗呢?做何種改變,方能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在新媒體時代彰顯廣播魅力呢?這些都是廣播人應思考的問題。本文對此作一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廣播 魅力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如潮水般湧來,我們的生活已悄然改變。網絡、手機、移動多媒體機等無處不在的新媒體把我們帶入到一個新的時代——新媒體時代,從廣告收入的增長率就可以一現斑斕。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12月我國傳統媒體廣告收入增長率:電視是1.53%、報紙為負增長,跌幅是6.52%、雜誌是7.46%、戶外是1.38%,廣播以12.9%居傳統媒體之首。就如BBC的克裏斯·韋斯科特所說:“廣播不會因為互聯網的出現而死亡,但是會改變”。

一、應對新媒體,傳統廣播必須與新媒體充分融合才能煥發新的活力、彰顯新魅力

從新媒體的出現開始,傳統媒體就看到了其巨大的生命力,並迅速走上了融合之路。在國外,許多傳統媒體都在盡全力進軍新媒體,試圖擴充自己的實力。諸如克倫比亞廣播公司、迪斯尼等傳媒公司都在加強網絡資產、開展收購活動。所以廣播要發展,就必須看到新媒體的優勢,創新廣播節目的生產方式,通過高新技術手段,主動與新媒體融合。

1、廣播與網絡聯姻,構建網絡廣播

廣播媒體應該利用新媒體,實現無線廣播與網絡廣播的充分融合,全方位打造網絡廣播平台,擴大廣播的有效覆蓋範圍,拓展廣播的生存空間。現在網上廣播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廣播節目的在線直播和點播,它與電台廣播同步,有很強的時效性; 在國內,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網絡廣播發展得比較成熟,八套節目都在網上實現實時廣播,還有以往很多節目的在線點播。二是專門的網絡電台,如依托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中國廣播網創辦的網絡電台——銀河台,實現了24小時網上播出①。

2、廣播與移動終端融合,拓展手機廣播

如今,手機技術越來越向著掌上電腦的方向發展。不過,目前手機所帶的收音機功能還隻是傳統的通過中波或調頻接收節目的方式,信號不夠穩定,所能接收到的電台也很有限。手機廣播能否也像如今的手機報等傳播方式一樣,讓他們可以每天通過手機下載等方式收聽節目呢?回答是肯定的。這樣,不僅聽眾絕對不會錯過自己喜歡的任何一檔節目,同時,電台也能潛移默化地融入聽友的生活。

3、廣播借助新媒體,搭建與聽眾的即時互動平台

互動環節是能引起受眾共鳴的最好渠道,網絡是互動相對比較多的媒體,現在的廣播人已經開始借助新媒體,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方式對節目內容進行自主宣傳、為受眾提供互動交流平台,有助於主持人在節目中隨時了解受眾的意見和要求,並且進行良好的溝通。廣播媒體充分開發和利用新媒體技術,擴大了自身的雙向互動優勢,充實了節目內容,也增加了節目的可聽性,並且能夠讓話題持續更新。如今微博就成了新媒體上最快捷、最方便的溝通平台。2011年2月,揭陽電台綜合廣播全體主持人集體入駐新浪微博,與他們的“粉絲”頻繁互動。除了揭陽電台綜合廣播頻率的官方微博以外,各個欄目也開設自己的微博,這些欄目微博、主持人微博和頻率官方微博互相關注、互相轉發。

揭陽電台綜合廣播《娛樂新聯盟》節目從今年1月1日開始設置了《揭陽好聲音》環節,聽友聽過新浪微博留言點評,在每期節目結束後,將參賽選手的名單及歌名在微博上公布,從節目結束至晚八點為投票時間,得票最多的為日冠軍,日冠軍參加周賽……所有獲勝的選手名單均在網上公布,可以隨意查詢票數,體現了公平、公正。聽眾既是參賽者,又是裁判員,極大的調動了他們參與節目的熱情。節目一經推出就在聽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從一開始每天隻有二三十個聽眾留言評論,到現在評論數常規都在三四百條左右,有時甚至會超過1000多條,效果非常明顯。《娛樂新聯盟》收聽率也保持我台三個頻率第一的位置。在這個節目成長、推廣的過程中,與微博聽眾互動功不可沒。

二、應對新媒體,傳統媒體廣播必須為聽眾提供個性化的廣播產品,才能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