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媒體時代廣播的魅力(2 / 2)

眾所周知,新媒體有幾個非常了得的優勢,如可以提供海量信息和個性化服務,互動性強,可以自主、自由傳播信息等等。因此在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廣播要想發展壯大,除了牢牢把握“內容為王”這一基礎原則外,廣播媒體必須給受眾提供個性化的廣播產品。

1、新媒體時代,需要把握受眾視聽特點的變化

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特征主要是人民群眾在媒體選擇上的自主性。在媒體傳播中,群眾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傳播者,是信息的創造者和主動參與者。在輿論傳播中,群眾可以自主的選擇信息去傳播,也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闡述自己的主張和觀點①。所以基於新媒體時代,受眾視聽的特點的變化,我們應該全麵的認識到,要想彰顯其廣播自身的魅力,一定要把握受眾視聽特點的變化。在通過廣播傳播信息中,一定要突顯受眾的主體地位,了解受眾的需求,能夠讓受眾在廣播中自由的抒發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主動的采取廣播的形式去獲取信息和對信息進行傳播。

2、新媒體時代,需要開發多種與聽眾互動的廣播節目

新媒體時代提高媒體的傳播力的最關鍵在於,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和吸引受眾進行參與和傳播,進而強化受眾主動進行參與的行為,達到信息傳播人數多和傳播範圍廣的目的②。受眾的視聽特點,決定了廣播傳媒對廣播的節目形式需要進行創新。必須把握一個原則,就是想方設法的滿足聽眾獲取信息和傳播信息的需求,從而為聽眾提供自主的信息傳播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要想在節目上有所創新,應該做到以下幾方麵的工作。

(1)創新廣播節目的形式。要想辦好廣播節目,充分的激發大眾的參與熱情,一個重要的方麵就是要創新廣播節目的形式。現在一些廣播節目主要以主持人為主的聊天節目,從而大大的占據了聽眾積極參與互動的時間③。因此,要想收獲更多的聽眾,需要創新廣播節目的形式,讓聽眾完全的融入到節目中來。例如:一些播放新聞的廣播節目,可以通過連線與聽眾互動等等,不僅能夠豐富新聞的內容,還可以開通與聽眾互動的良好渠道。

(2)尊重聽眾的個性發展。受眾在接收和傳播信息的時候可以進行個性的選擇,聽眾個性化的接收和傳播信息是當今新媒體時代的一個必然的要求。哪種媒體能夠充分的讓受眾彰顯個性,哪個媒體就能更多的吸引受眾④。因此,作為廣播傳播人,需要尊重聽眾的個性發展,從而提供優質個性服務,在進行節目編排的時候,充分的融入個性發展的元素。廣播人應該認真的把握廣播節目資源,分析聽眾的個性要求,準確的為節目進行定位,貫徹落實具有個性化的廣播節目,從而讓流失掉的聽眾重新的回歸廣播節目,讓一直忠於廣播節目的聽眾能夠找到更多的自己需要的廣播信息。

(3)進行熱點話題的策劃。在廣播節目中,需要關心聽眾的利益和關心社會上的熱點話題。聽眾的切身利益與社會上的熱點往往是聽眾最願意參與和互動的。廣播人應該探尋聽眾的心理,從聽眾的最重要的需求出發,尋找節目與聽眾的最好的結合點。在廣播節目中,可以圍繞一些社會上的熱點話題進行節目的安排。通過設置與聽眾互動的環節,可以與聽眾進行溝通和進行感情上的交流。通過社會上一些典型的事例,讓聽眾在交流中能夠有的放矢,滿足聽眾想說的欲望。

結語

廣播界有句名言:“車輪子和幹電池拯救了廣播”,說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廣播被電視逼到懸崖邊時,車輪子和幹電池賦予了廣播移動傳播的優勢,才使廣播得以生存下來。廣播在40多年前沒有離開我們,今天也絕不會被輕易地擠出曆史舞台。筆者相信,隻要我們善於和新媒體交朋友,為聽眾提供個性化的廣播產品,我們的廣播必將迎來又一個發展的春天。

參考文獻

①符進葉,《試論廣播節目的定位》[N].《中華新聞報》,2004

②汪英,《上海廣播與社會生活互動機製研究(1927—1937)》[D].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③何平、薛峰,《淺析廣播在媒體競爭中的優勢》[J].《中國廣播》,2009(10)

④馮帆,《全球視角下廣播的近觀及遠瞻》[J].《青年記者》,2009(23)

(作者:廣東省揭陽廣播電視台廣播節目中心頻率總監)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