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方廣電媒體如何實施“人才強台”戰略(2 / 2)

二、地方廣電媒體如何實施“人才強台”戰略

人才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要素,區域發展競爭本質上就是人才的競爭。誰能集聚人才,誰就能贏得優勢、搶占先機。為什麼湖南省廣電集團和江蘇省廣電總台能在全國眾多省級台中排名領先?說到底還是聚集了一批高層次高技能的人才,創辦了一批全國有很大影響的節目,興辦了多項富有成效的廣電文化產業。人才的發展環境是一個廣電媒體人才工作競爭力的綜合體現。市、縣廣電媒體當前說到底急缺哪些方麵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從基層實踐來看,一是缺乏會經營、善管理、懂業務、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的高端管理人才;二是缺乏全麵掌握廣電發展新科技、善創新、高能力的策劃、采編人才和製作人才;三是缺乏懂市場、善經營、有開拓精神、甘於吃苦耐勞的市場營銷人才;四是缺乏親和力強,有一定應變能力和節目駕馭能力的主持人。因此,由地方及全國,可以說,從中國地方廣電媒體本職職能和內容產業發展的趨勢來看,當前地方廣電媒體和未來廣電人才市場需求結構的趨勢主要有以下四方麵轉變:一是以注重傳統的采編人才向全麵掌握廣電發展新科技的高層次、高能力人才轉變;二是以注重機械技術型團隊向兼顧創新型、學科綜合型、專業交叉型人才團隊轉變;三是以側重傳統宣傳的團隊向既知宣傳業務又懂媒體經營和管理的複合型人才團隊轉變;四是以單向本土化人才的培養向懂傳播、會管理、通外語的外向型、國際化人才團隊轉變。為此,筆者以為當前市、縣級廣電媒體要想提升競爭力,必須從以下方麵著手培養造就保障性人才:

1、廣電媒體的領導要實行“一把手”抓“第一資源”,拓寬視野重才愛才

當前,市、縣廣電媒體都在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致力於“文化強市”、“文化強縣”建設,廣電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文化強國”的構成部分。因此,我們要站在新的起點上規劃“人才強台”戰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市、縣台黨委(總支)真正把人才工作擺上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實行“一把手”抓“第一資源”,做到有眼光、有信心、有魄力、有計劃、有辦法招引高層次高技能人才。要抬高定位,突出人才引進重點,創新人才引進方式,不拘一格選拔急缺急需的高端人才。還要大力培養、大膽啟用本土、本台的現有人才,杜絕論資排輩、按年齡劃杠子、按身份定取舍的人才浪費現象,以領導的身體力行開創人才工作優先發展、科學發展、創新發展的新局麵。

2、創新各種機製,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市、縣廣電媒體初創時,進入門檻低,人員構成複雜。機關下派人員、轉業退伍軍人、調配的大學生、中專生、企業調進的職工、老職工配偶子女、征地拆遷安排的農民工、上級領導和有權部門介紹、安置的人員,以往論資排輩、講身份談性質比工作年限的慣性思維相當濃重,甚至時有妒才、怨才、挑剔責怪人才的現象發生。這便造成市、縣廣電媒體的人才環境遠遠不如央視和省級電視台。有鑒於此,市、縣級台必須下大功夫優化人才環境,完善各種人才製度,建立健全各種有利於用才、選才、留住人才的機製,優化人才的創業環境、工作環境、社會環境、生活環境,盡一切努力創造廣電人才發展的最佳環境,為各類人才提供最便捷最周到的各項配套服務,構建更暢通更靈活的人才成長綠色通道。

3、繼續深化人事製度改革,建好聚集人才的載體

市、縣廣電媒體應對媒體融合和新媒體、自媒體的挑戰,建好載體是集聚人才的重要支撐。要堅持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強與企業、高校、科研單位和社會廣告公司、製作公司、微電影、動漫片製作公司的合作,整合各方麵資源,優化人才項目布局,瞄準廣播電視與科技嫁接的新興產業,瞄準廣播電視傳播的國際市場和不同受眾群體的個性化市場,引導人才創業走項目發展、產業化導向和資本化推進之路,切實幫助各類人才達成事業願景,實現人才價值,共築廣電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廣電夢、中國夢。

(作者:鹽城廣播電視台文藝中心副主任)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