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光大道》看電視綜藝品牌節目的多重作用
聲屏世界
作者:張蘇豔
【摘 要】央視綜藝節目《星光大道》為全球華人所關注,今年又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已成為社會公眾公認的電視綜藝品牌節目。她在政治表率、經濟引領、社會影響、文化示範等方麵已顯示出多重作用,其成功的秘笈在哪裏,本文作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星光大道》 政治表率 經濟引領 社會影響 文化示範
備受矚目的《星光大道》2012年度總決賽於2013年2月23日晚間在央視一套揭曉,情侶組合“安與騎兵”(主唱安靜和吉他手騎兵),憑借其特有的演唱風格和原創音樂,摘得了年度總冠軍。來自內蒙古的選手雲飛獲得亞軍,花腔女高音雪兒和來自江蘇徐州的家政小時工周豔,唱功同樣出色,並列第三名。《星光大道》節目主持人畢福劍同時宣布:《星光大道》已晉升至央視一套每周六晚8:07分黃金時段播出。《星光大道》為何磁鐵般地吸引著受眾?現就她的多重作用談幾點淺見。
一、《星光大道》的政治表率作用:民主、開放,選拔人才公平、公正、公開,服務方向明朗、清晰、精準
一是操作程序的民主、開放,選拔人才公平、公正、公開。按說《星光大道》應屬於一檔綜藝類選秀節目,選手既要表演,以唱為本,且容納表演、舞蹈、器樂、雜技、曲藝、書畫才藝展示等多種藝術形式;還要層層淘汰,甄選優勝。每期五位(組)選手,爭奪一個周冠軍;每月三個周冠軍,加上兩名有不錯實力的落選選手爭奪一個月冠軍,每年由各個月冠軍加上各個月落選的選手經過幾場預賽最後再決賽爭奪年度總冠軍。給選手打分的評審團基本都是十分貼近百姓的各行各業有文藝天賦的非專業人士,嘉賓團也極少有大牌明星。而參賽選手則是沒有門檻、沒有距離的,“百姓舞台”的宗旨,“草根文化”的定位,“平民娛樂”的文藝方向,彰顯了平民選秀時代的亮點,凸現經典與新銳交融,草民與行家互動。加上報名參賽都是免費的,使得自孩童至老人,包括殘疾人在內的各行各業的普通百姓都有機會成為舞台上的主角,可以盡情地展現才藝及挑戰自我。
二是堅持為最廣大的人民大眾服務,重點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走發展,老百姓在經濟增收逐年增加的同時,精神增收的需求也愈來愈旺盛,有收看真實、平常人節目的興趣,也渴望參與其中。許多散落在民間的才男藝女越來越勇於也越來越善於表現自己,特別是那些心懷明星夢的少男少女,需要有一個表現自我並能讓大家都認識自己的地方。在哪裏表現才能有更多的人欣賞呢?《星光大道》願上就可以報名,且不收任何費用。隻要才藝出眾,導演認可,就有上的機會。
《星光大道》節目環節的設置非常精巧,近9年來整個的比賽過程一直是“閃亮登場”、“才藝比拚”、“家鄉美”、“超越夢想”四個環節,環環相扣,毫不累贅。雖然以歌唱比賽為主,這個“歌唱”幾乎包容了所有聲樂藝術。美聲、民族、流行、戲曲、童聲、反串什麼唱法都可以登台展示;紅歌、老歌、民歌、兒歌、情歌、中國歌曲、外國歌曲,各類歌曲都可以盡展歌喉。同時也包括了各種各樣的表演藝術。所展示的,絕大多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生動展現我國人民在各個時期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創造曆史的輝煌業績。歌詞內容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醜,幾乎所有選手的表現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我們的電視文藝節目如何發展繁榮,我想《星光大道》無疑給業內同行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標杆。
二、《星光大道》的經濟引領作用:小投入、大產出,相對其他選秀娛樂節目來說性價比較高
《星光大道》從首播以來,就創下了收視第一的好成績。發展至今已榮登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成為央視受眾擁護的綜藝節目之首。它低廉的投入成本,換來的卻是高效能的回報。首先,對參賽的選手,既不收費,也沒有多少補貼,演員成本大大節省了;其次,節目的評審團也來自普通民眾中具有一定文藝特長的人員,沒有出場費驚人的大牌明星和專家、學者,不會有太高昂的評審費;再次,節目的嘉賓通常就是四五個、五六個觀眾比較熟悉的也比較喜歡的文藝工作者,每期還有少量笑星、體育明星或比較幽默風趣的文化名人,與主持人畢福劍呼應調侃,有分寸地插科打諢,極利於互動和活躍氣氛,與節目風格的搭配自然、融洽,相映成輝。由於《星光大道》是一個做給老百姓看的節目,重點是平實、親和,親民、近民,因此並不需要過於華麗、前衛的製作和虛幻變化的背景、地景,通常采用一種通俗、養眼與群眾緊密相連的形式來進行節目安排,既符合社會需求,又契合電視傳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