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解釋學與解釋性報道
解釋性報道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產物,最早出現在美國,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才開始出現解釋性報道。在此之前,新聞媒體隻是對發生的新聞事實進行報道,新聞記者不會去更深的挖掘事實的起因、對事情背景資料進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人們對突然爆發的戰爭深感迷茫和震驚,新聞界不再是單純地報道新聞事實,而是更多地揭示新聞事實背後的意義以及事件之間的聯係,於是,解釋性報道就慢慢地發展起來了。
解釋性報道是運用背景材料來分析一個新聞事件發生的原因、意義、影響、或預示發展趨勢的一種新聞報道。它不僅局限於對新聞事實交代,更側重於揭示新聞事件的真相、來龍去脈、影響範圍、發展趨勢和意義等。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就是新聞事實的產生原因及其發展趨向,以及該新聞事件與其他事件的內部聯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麥爾文·曼切爾說過,“當來龍去脈交代出來了,誰也不注意,如果一旦沒有它,立即會影響效果,就像我們呼吸時不會注意到氧氣一樣。”美國著名專欄作家李普曼也說:“如果一個華盛頓的記者隻告訴人們發生了什麼,而沒有告訴原因並指出意義,那麼他隻幹了他工作的一半。”可見,揭示新聞事件來龍去脈是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的。
解釋性報道存在的原因大致分為三點:(1)受眾的心理需求。受眾往往不滿足於對新聞發生過程的了解,他們更想知道與之相關的事實。比如,人們在關注演員影視作品的同時也想了解與之相關的新聞。解釋性新聞報道就可以滿足受眾的心理需求。(2)人們日益增長的求知欲。隨著人們文化水平的日益增長,網絡的發達,人們與社會的聯係越來越緊密,所關心的事物越來越廣泛,求知欲也不斷增強。所以,當新觀念、新思想出現時,人們便希望了解它們以至運用它們,人們也希望從有關報道中看到必要的解釋。(3)新聞媒體的要求。對於某些新聞來說,解釋性報道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李天一涉嫌輪奸案,李天一是著名歌唱家李雙江和夢鴿之子。前一句交代了事件,後一句是一段解釋性文字,將人們對事件的關注度大大提高,滿足了新聞媒體的要求。
盡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解釋學意義上的解釋與解釋性報道中的解釋有相通之處,但二者也有區別。解釋學注重對新聞文本的解釋,解釋性報道側重於對新聞事實的解釋。解釋性報道不是用理論來解釋事實,也不是用新聞評論來解釋事實,而是用新聞事實來解釋事實。它主要是搜集與事件相關的背景、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以及發展趨勢等來解釋新聞,主要有曆史性事實、現實事實、數據事實和知識性事實。
“我們處在曆史的變化之中,不知目前發生些什麼,隻是事後才把握發生了些什麼,這就是曆史永遠要被一個新的現在重寫的緣故。”④盡管伽達默爾這句話的本意與解釋性報道毫無關係,但它恰當地說明了解釋性報道的局限所在。
解釋學源起於文本闡釋,逐漸發展為人文學科理解研究的哲學,它與新聞傳播學的現有研究成果有頗多相通之處。相信,隻要加以恰當的鑒別,解釋學對開闊新聞傳播學的視界、豐富新聞傳播學的內容、深化新聞傳播學的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和指導作用。
結語
新聞工作者肩負著向大眾傳播的使命,這就需要記者用正確的眼光觀察分析問題,並將這些問題如實反映出來。由於一些新聞工作者缺乏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難以做到客觀、公平、公正的報道新聞事實。新聞工作者如果能掌握了哲學這個偉大的認識工具,形成客觀公正的洞察力,麵對撲麵而來的新聞事實時,就能具備由表及裏、去偽存真的能力。如今,解釋學的思想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將哲學解釋學的思想用於新聞傳播的領域中來,可以拓寬研究視野、提高新聞從業者的素質、提高新聞文本的客觀性、豐富新聞學研究的方法和理論。
參考文獻
①王金福、汪麗,《爭論的解釋學意義》[J].《外國哲學》,2000(2):107
②王嶽川:《現象學與解釋學文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③[美]阿特休爾:《權力的媒介》[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148
④王嶽川:《文化話語與意義蹤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202-203
(作者:均為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2級新聞學碩士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