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受眾媒介素養的提高和媒介功能的正向發揮
1、受眾的理性回歸
影片中,楚門在三十多年後的一天終於開始懷疑自己生存的世界,開始慢慢地抗拒他的世界最終逃脫了這個虛擬空間。這也正是電影希望告訴人們的生活哲理:對媒介給人們營造的環境需要有所警覺。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傳統媒介傳播方式,傳播者與受眾的區分變得模糊,人們充當著傳播者與受眾的雙重身份。一方麵,網絡的互動性、公開性、匿名性等特點極大地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也鼓勵受眾能夠在虛擬的平台上表達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麵,網友大量的信息共享也造成了網絡信息的擁堵,在混亂的信息中人們沒有信息判斷能力便無法從中獲取完全真實準確的信息,而在網絡監管製度不完善的現狀下,人們的道德水平與理性就直接決定著網絡信息的真實度,因此隻有提倡人們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提升自我的理性認知才能把握全媒體時代下信息需求。同時,當今社會所處的時代背景衝擊著傳統的信息交流方式,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交流方式,各種交流平台不斷的出現、更新,更多的信息充斥在網絡裏,人們可以通過這種平台發表自己真實的想法(比如微博、人人網等),也提高了對媒介信息的警覺性而不再完全受媒介的操控。
2、對媒介責任的探討
《楚門的世界》給觀眾帶來深刻的反思。它以一個全新的角度讓人們反思媒介的現狀同時也揭露了人性的一些弱點。現在人們所看到的電視節目是通過層層把關過後的節目,而楚門這個真人秀節目它充滿了未知和戲劇性,同時也透露出人性的弱點反映了社會的現實,即是人們的偷窺癖。受利益驅使媒介放寬尺度,逐步策劃人們“想看”的電視節目。當今社會以信息為主導,媒介不再簡單的承擔大眾傳播與娛樂的功能,媒介還承擔著文化的走向和人們生活信仰的引導等功能。當媒介出現了不道德、不健康的行為時人們把矛頭指向了收視率,在2011年3月24日央視稱即將出台文件新考核指標,收視率不再是唯一標準,除了收視率以外,還新增加引導力、影響力、傳播力和專業性四個指標。④反觀現狀,市場經濟改革後的少數媒體關注經濟利益已經大於媒體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為了博得受眾的關注與經濟效益對新聞的誇張性報道或者精心炮製出一係列的假新聞。這種做法不僅是媒體責任感的缺失還會造成受眾失去對媒體的信任。
3、媒介功能的正向發揮
知名理論學者哈羅德·拉斯威爾將傳媒功能歸為監管、聯係和傳輸三個方麵。1959年,美國學者賴特在《大眾傳播:功能的探討》中提出了“四功能說”,補充說明了大眾傳媒提供娛樂的重要功能。隨後,拉紮斯菲爾德和默頓的負功能說,施拉姆提出的傳播經濟功能等理論也極大的推動了功能理論的發展。⑤媒介責任意識是媒介道德的體現,而媒介功能的發揮則是媒介本質屬性的要求。
《楚門的世界》向受眾展示了媒介巨大的功能即虛擬環境的塑造,在這個環境裏主人公可以和普通人一樣成長,他的社會認知並沒有退化,可見媒體通過自身的傳播在執行著強大的社會功能。那麼,媒體在諸多功能發揮的同時應該增強自身的協調功能,積極發揮自身的正向功能限製負向功能。
參考文獻
①程婷,《“擬態環境”中的受眾角色——對影片“楚門的世界”的傳播學解讀》,《大眾文藝(理論)》,2008(9)
②胡正榮、段鵬、張磊:《傳播學總論》(第二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52
③尼爾·波茲曼 著,章豔 譯:《娛樂至死》,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112
④《在建立科學全麵的綜合評價體係方麵的新措施》,《人民日報》,2011-11-27
⑤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 著,何道寬 譯:《傳播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29-30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