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自由主義思潮影響下的城市政治信息係統的構建(1 / 3)

新自由主義思潮影響下的城市政治信息係統的構建

學子論文選登

作者:史美越

【摘 要】本文以城市這一空間社會形態發展的特殊性為切入點,以新自由主義思潮對於城市發展的影響出發,包括其對政府角色、個人以及社會的影響以及帶來的挑戰進行了論述,並結合政治係統分析的創始人戴維·伊斯頓的理論思想,依據中國目前的政治溝通形式,提出了要在新自由主義思潮影響下合理構建城市政治信息係統,力求探索出有助於我國城市政治信息係統構建的方向性建議。

【關鍵詞】新自由主義 城市 城市政治信息係統

一、城市——社會空間形態發展的特殊性

關於城市的定義,在中國古代,“城”是作為行政地域的概念,指的是周圍用牆築起來賴以防守的、攻不破的防禦工程;“市”則是作為商業的概念,指的是交易場所或買賣行為。也就是說中國古代的城市在產生之時,並沒有明確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概念,其主要還是依托於鄉村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現代意義上的城市,主要出現在帶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歐洲工業革命之後。至此,城市開始具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擁有以追求效率為目的的像金融資本這樣的獨立運作體係;與基礎設施相配的城市社會服務體係;以及現代化的工作生活方式和先進的管理製度。隨著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工業化與現代化在全球範圍內的普及與深化,現代意義上的城市也在世界範圍內興起,城市也開始成為現代人類社會組成的基本空間形式。

所謂城市政治,是指城市政府與其他作為公共權力主體的城市利益相關者,通過對城市治理製度的安排,互動合作、協調社會利益機製,整合城市各種資源,在實現城市高效協調運行,滿足各利益主體需要的同時,也能更好的促進城市的全麵發展。因此,城市政治所圍繞的基本問題就是:城市的公權力如何配置。而各種利益的協調與分配也就成為了城市政治的核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利益主體的日益多元化,政治也由傳統的集權、管理向分權、治理轉變。城市政治開始日益強調政府、企業和市民社會的互動,而這種互動實現的重要途徑就是通過政治信息係統。目前,政府仍是城市治理的主體,政府政策的製定是其行為有效輸出的前提;而公眾或是其他利益團體也是通過對政策製定、對政策的監督和實施、以及對政策效果的反饋,來與其共同構成現代社會中的城市治理方式。因此,作為城市公共決策的參與者也就相應的擴大為:政府(包括政府機構及其人員)、市場(各類市場主體)、社會(社區組織、非政府組織及個體市民等)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政治權力是對一部分利益實行控製的能力。在城市政治過程中,隻有當政府、市場、社會力量處於三足鼎立的狀態時,才能保證城市的各項政策得到執行和維護,才能防止政治權力的濫用,最終促成城市民主政治的發展和實現”

二、新自由主義對於城市發展的影響

對於新自由主義的定義,諾姆·喬姆斯基在《新自由主義和全球秩序》一書中這樣寫道:“新自由主義,顧名思義,是在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的基礎上確立起來的一個新的理論體係……其基本原則簡單地說就是:貿易自由化、價格市場化和私有化。”當然新自由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思潮,其影響力不隻局限在經濟領域,其對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麵都產生重要影響。這一點在城市發展中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1、對城市政府角色的影響

新自由主義理論認為,在一個典型的民主體製社會裏,自由市場占主導的發展模式是最行之有效的。因為最不受管製的資本主義體係即自由市場經濟不僅體現個人自由選擇的理想,而且能夠在效率、經濟增長、技術進步、分配公正性等方麵使得經濟績效達到最優化。國家僅僅承擔有限的經濟職能。因此,經濟上的新自由主義正是政治上的保守主義,因為它以自由的名義反對任何對市場的有計劃的控製。